我知道,在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中,自我的无价值感是很重要的一条标准。
但我更想要和你分享的关键词是“无助”。
无助也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被无解的问题困住了;另一方面他们不认为自己会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
前者,让他们举步维艰,甚至可以说,躯体化的木僵状态也是因为意识上的绝望。那些把自己逼到绝境的问题,就像一道道锁链,紧紧地束缚住了自己。
相比前面提到的无望,无助是一种更内在的情绪反应,但它也会通过一些谈话透露出来。比如,抑郁倾向的人可能与朋友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他们往往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却束手无策。很可能朋友会给到一些建议,但这些建议都会被他们一一否定,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判断,这些建议都行不通,或者,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这时候,朋友可能会气急败坏,会觉得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轴,死死钻着牛角尖。但事实上,他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建议,那些其他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解决办法,自己不是没考虑过。正是因为考虑过,却牵扯出更多的麻烦,才让他觉得无解,觉得无助。
他和朋友的倾诉,是因为仍然在寻找解决方法。只是很可惜,大多数的朋友,并不能真正提供到对他有用的建议。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真相。
很多问题是无解的。很多时候别人的建议也无法给到你所需要的解答。只是有的人碰到无解题就在答卷上写下“无解”二字,有的人却苦苦思索,一定要求一个结果。
但如果回想起来,在学生时代做的方程式,并不是每一个都有唯一解。有的有两个解,有的有一组解,还有的,正确答案就是“无解”。
但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忘记“无解”这个答案。尤其是抑郁倾向的人,会特别纠结于某个无解的问题。不论是永无答案,还是时间会给你答案,他们都做不到暂时放到一边。而这样的问题越多思考只会越无助,最终变成一种绝望。
所以,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纠结于一个答案?
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思维归纳成一种“寻求解决方案”的思维。看,这明明是职场中备受推崇的工作思路,是每位企业主都希望员工具备的素质。但双刃剑的另一面就是会割伤自己。
我始终相信,成年后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脾气、思维方式等人格特质,是和从小到大所有的经历有关的。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去寻找解决方法、不找到答案绝不罢休,那么很可能在他的成长中会经历——
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没人会帮他解决;
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有外力迫使他必须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会遭受指责和惩罚。
如果在他的成长中,这三种情况同时存在,且反复出现。那就相当于在向他强调“你必须靠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
无人可以容忍你出问题;
无人可以帮你收拾烂摊子。
而这就是另一种无助。
这种无助,在被鸡汤洗礼的现代社会,更为明显。
人们喜欢一面灌输成功学的鸡汤,一面说着“没人可以帮助你,你只能靠自己”。
但真正负责的励志,并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故事,而是具有可执行性的具体的建议。
而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是存在“无解”这个标准答案的。
上一篇:如何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
下一篇:9月会计行业最热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