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机器人的诞生掀起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变革
2898
科技 2019-03-25 13:44:18 字数:2952

作为供需对接的最后一棒,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离不开物流。物流机器人的诞生掀起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变革。


物流机器人的诞生掀起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变革


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中国制造业、服务业飞速发展的时候物流业也同步升级,然而社会物流总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储存”、“搬运”、“分拣”这些物流最基础的三大部分,在过去几年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成本,工作特性琐碎单调却又不可或缺。

如何降低成本?

“机器服务于人”成为很多人的一个希望。

如今,伴随自动驾驶、机器视觉等技术的成熟,无人物流车作为自动驾驶落地的场景之一,长期受到阿里、苏宁、京东、顺丰等电商及物流巨头的关注。

比如京东的无人物流机器人,菜鸟物流、深蓝物流机器人开始出现在现代人们的视线中。


物流机器人的诞生掀起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变革


部分机器人研发企业

简而言之,这就是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的爆发

近年,在网络购物的带动下,智能物流开始大幅度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自2010年起我国物流总额的复合增长率为10.53%,2017年达到 252.8万亿元。其中,智能物流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不足80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7年的3380亿。

而在物流这么大的市场规模当中,人工成本明显。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度物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人力成本占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19%,是企业重要的成本支出之一。与此同时,企业招聘员工难度在逐年增大,特别是操作型员工流失现象日益普遍。

总而言之,物流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人工成本。

彼时,自动化机器人的出现正合时宜,不仅能提升物流作业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降低成本。

Geek+就是这样一个公司。

不过由于人工成本、市场环境等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在智能机器人问世最初,只有极少数公司愿意做战略上的尝试,市场拓展进程非常缓慢。

“这个行业里的人很接地气,可以说是摸爬滚打上来做实业的,他们不会对所谓的高科技机器人盲目追崇,还是得帮他们解决问题,对他有直接的帮助才有价值。”Geek+CEO郑勇说,“任何一个新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会被质疑”,极智嘉科技深刻感悟到了这句话的意义,即使已有亚马逊收购自动化物流提供商Kiva作为背书,但是——那只是国外。

在郑勇看来,物流系统不单指改变一个仓库,更在于对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的改变,只有深入了解仓储物流和业务需求,才能根据已有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进行优化,并且最终引领物流行业的智能变革。

于是,研究物流仓储系统,并且通过算法真正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则成为Geek+最初创立的出发点。“客户要的是物流系统,而不是一堆机器人。”

他把这个构想深入落实到了天猫“双11”,唯品会“双12”的实践当中,作为细分领域的早期入局者,越早进入实战意味着能越快摸清客户需求,并及时优化产品和系统算法,调整战略方向。

郑勇的判断是正确的,时间不会等人,或者说是物流机器人的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

当智能物流自动输送系统这一模式被市场逐步认可后,不断有竞争者出现,试图在这千亿市场中分一杯羹,而此时的Geek+已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加上此前的1亿元A轮融资,它已是目前全球在这一细分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

“重度资金的投入”、“行业最早期的探索者”,Geek+在无形之中建立了自身的竞争壁垒,也在不经意之间成为国内智能物流机器人系统的领军者之一。

投资人转身创业者:一个创业者的故事

相比很多人羡慕投资人的工作,由创业者转身投资人,郑勇似乎有点另类。

作为清华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郑勇先后在ABB集团机器人部门、新天域资本投后管理和机器人行业研究等相关部门工作。

随后,他由投资人转身创业者。

相比投资人的身份,他觉得干实业更有意思,“我希望在一个市场空间大的行业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然后去变革这个行业。”这种想法并非一时冲动,对于机器人制造业,他有特殊的情感。

“我在实业里曾呆过很长的时间,过去几年每当自己的产品idea出现时,总是想一想就过了,看到别人做起来后,在肯定自己判断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可惜。” 郑勇说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郑勇注意到了Kiva机器人,它在美国2004年就注册了公司,2008年就在亚马逊开始真正应用。他很疑惑为什么这个系统在美国运用了这么多年,国内到现在还没有人做呢,通过多年积累的机行业判断,他认为未来机器人肯定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决心把这一模式带入国内。

在清华校友李洪波(现极Geek+的首席技术官)帮助下,目前Geek+的机器人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运行速度是1.5米/秒,最大的举升和载荷重量达1000千克,均可实现24小时工作。这些机器人联结,组成一个团队,在仓库中自由“行走”,便可以完成搬运、处理订单、拣选等工作。

拣选工人只需要站在工位上,不用随意走动,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就可以调度机器人自动搬运指定的货架到拣选工位上,有效地提高了拣选效率,其约相当于3倍的传统人工方式,拣选准确率达99.99%以上。

郑勇对自家的产品非常有信心,毫不吝啬地夸赞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智能物流机器人之一。作为公司的CEO,他现在更担心的是如何打开销售渠道,让营收规模在已有基础上更近一步。

即使已经是全球细分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但是,钱还是不够烧。

一方面是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根据业务的开展,需要不断用重资产的方式去开拓市场,比如以租赁的形式将机器人卖给客户,用以摊销机器人成本;再比如建立Geek+自营仓库,支持客户进驻并进行运营。

这一切都是在为市场进入爆发期而准备。但是得先解决一个问题,市场何时进入爆发期?

“现在智能物流机器人系统已经渡过了最开始的启蒙阶段,大家相信它是有价值的,甚至有不少企业会开始主动找我们进行合作,可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激活市场。” 郑勇说。

这个爆发期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Geek+最初耕耘的客户能在全国各地的物流仓储中进行应用复制,目前已有电商巨头在开始尝试,但需要耐心的等待——在这个行业,虽然物流机器人虽然在仓储领域有京东等成熟的领先技术,但是在配送上,配送机器人的落地仅仅局限于居民小区、校园区、办公区域等地,并不是真的实现常态化运营。

除此,配送机器人发展也遇到了对手,一些高校分别研发了爬楼机器人,虽然都是高校研发,企业并未投入使用,但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如果爬楼机器人的发展实现了常态化运营,相较于普通配送机器人,它会不会更胜一筹?

此外,在仓储物流机器人快速发展的背后还是有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资料显示,在计算、视觉、语音、驱动等四个关键技术上,只有语音技术能跟国际领先技术不相上下,其它三个领域的差距比较明显。技术上的差距,导致中国在核心部件上仍然依赖进口,从而促使中国机器人的价格居高不下,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与成本相互掣肘,已经成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最大挑战。

除了在技术上的缺陷外,缺乏统一标准是一项比较难解决的一点,因为缺乏统一标准,许多实力良莠不齐的企业蜂拥而入,这将对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有待秩序化。

物流市场的诸子百家上下求索、破陈出新,一波科技落地浪潮正汹涌而来;传统物流企业、智能制造企业、电商企业、智慧物流企业等模式的玩家皆是弄潮儿;一大批行业先锋与产业创新者已锋芒显露,群雄并起,谁将是市场的执牛耳者?



0人参与回答
  • 未添加任何数据~~

提示信息

联系电话:
1585150508*
QQ交谈:
小编
站长微信:
站长邮箱: service@qingjiuzhu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