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拯救”了中国移动,同时实现了“自救”!近日,华为成功完成了由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5G试验中低频2.6GHz频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测试,下行速率达到1.8Gbps,水平与业界相对更为成熟的3.5GHz频段下的5G技术相当。
客观来说,这对5G发展可能不算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对于5G产业、对于大部分5G运营商来说,也不存在太重大的影响。这一点从媒体的关注程度和报道程度来看,该事件远没有华为推出麒麟980、鲲鹏920以及天罡等芯片引起的关注大,但事实上,该事件对华为的影响可谓是意义深远,尤其是对当前5G海外市场并不乐观的华为而言,该事件可以说是华为未来几年5G发展的一块很重要的基石。
同时,该事件不光对华为这样一家通信设备厂商巨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最大、甚至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来说,这也是其5G发展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节点。
此言怎讲呢?请听细细道来。
去年年底,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5G频段许可,其中中国移动分别获得2.6GHz和4.9GHz合计260MHz频谱资源,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分别获得3.5GHz频段各100MHz频谱资源。
乍眼看上去,似乎中国移动分得的频谱资源最多,占了很大的便宜,但事实上,在当时(甚至到现在),3.5GHz频段是业界成熟的5G技术的承载频段,包括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重要的海内外通信设备厂商都重点围绕该频段进行5G技术的研究、产品研发和开展测试,海外多个国家的试点5G网络、试商用5G网络,甚至正式商用的5G网络都是部署在3.5GHz频段上。而2.6GHz频谱似乎除了日本、俄罗斯的一些小运营商采用该频段外,少有人问津。
一个成熟的频段和一个冷门的频段对运营商而言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大部分设备厂商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针对成熟的3.5GHz频段去设计、开发、制造的,这使得产品的成熟度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保障,同时,产品制造的量上来了,其成本自然就会下降,运营商的采购成本、建网成本都会大幅下降,而要一家设备厂商单独针对一个冷门的频段去全新地进行设计、开发、测试,这无疑是一项成本极大的事情。
第二,如果大部分运营商都通过3.5GHz频段去部署5G网络,只有个别运营商通过2.6GHz或其他频段是部署5G网络的话,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互通互联的问题,这些小众的个别运营商在“互通互联”问题的解决上将处于天然的劣势,毕竟少数服从多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而小众的运营商将为这个天然的小劣势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自身技术体系的修改,甚至涉及网间结算的费用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面临一个大问题——2.6GHz频段是中国移动当前4G的主力频段,要在上面加载5G网络,会极大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如何处理好4G与5G资源上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此外,分配给中国移动的在2.6GHz上新增的100兆并不连续,如何腾挪出连续的100兆,用于5G的实验和发展是巨大挑战。总之,中国移动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
华为针对2.6GHz频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测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移动解决了技术上的障碍,为中国移动的5G“先行者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大层面上看,说是华为“拯救”了中国移动也不为过,毕竟当前5G产业链上能拿出成熟的解决方案的厂家就那么两三家,爱立信、诺基亚等厂商在美国、欧洲接连拿下了重磅订单,从时间上看,短时间内肯定“无暇”估计需要定制化开发的“麻烦”的中国移动,虽然中国移动也是一个大主顾。在这种背景下,华为的鼎力相助就显得格外珍贵和意义重大。
而结合华为近期在海外市场遭遇的一切来看,华为积极主动去攻克2.6GHz频段的技术难题,在“拯救”中国移动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救”行为——虽然近期华为一反常态频频高调亮相以挽回市场的信心,以求打开海外市场的局面,但在政治形态的影响下,华为海外拓展的前景并不明朗,虽然华为频频声称已经向海外市场供货2万多基站,但其实这是一个很小的规模,业界曾预测未来5年全世界将部署超过1400万个5G基站,这2万个简直不足一提。
不得不说,华为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海外市场拓展将会困难重重,而华为任正非也承认了这一点,公开发言称“华为要准备过苦日子”,在这种大背景下,华为能否紧紧抓住国内市场就显得生死攸关了。
而在国内市场,中国移动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客户。中国移动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订单金额,预计接下来几年时间里中国移动每年在5G网络建设上的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如果能在其中占得较大比例的份额,对稳定华为的经营面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二是中国移动作为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运营商,其在5G上的示范作用非常显著,如果华为的5G解决方案能在中国移动上取得成功,对树立华为海外市场的信心有强烈的提振作用。
因此,这一次华为成功完成了针对2.6GHz频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测试,“拯救”了中国移动,同时也“拯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