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闭关锁国”:一场史上最严的“科技禁运”即将拉开序幕。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发布了一项草案征集意见。别看这只是老美的“家事”,如果顺利通过,它很可能会是本年度全球最大的王炸。美国公布最严高科技管制清单。
说白了,这份草案就是一个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框架,范围涵盖了神经科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领域。
出口管制并不新鲜,老美的技术封锁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独立战争。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技术、产品,可全都是当今世界最为新兴、最为基础、最为前沿科技领域。每一项,都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
在上一轮技术周期中,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没有被甩得太远,就是通过进口发达国家的产品/技术,消化吸收后为我所用,从而实现本国产业的更新换代。
如今,老美“闭关锁国”,受伤最严重的,自然也是那些有着强大模仿能力的后发地区,尤其是“追赶者”。这一招下来,对全球格局变动都会有深远的影响,世界距离坠入新冷战越来越近了。
01
先来感受下世界老大的满满“诚意”——
看到没有,14类技术都是当前世界蓬勃发展的核心领域,任何一项能够取得单点突破,都能搅动整个全球市场。
其实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制定过商业管制清单,上边列出了各种可军民两用的产品、技术。这些敏感类对象必须通过美国政府部门审批,拿到出口许可证之后,才能运出国门。
时过境迁,里头已经有好些名单都严重过时了,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计算机领域,美国禁止对某国出口每秒运算次数400亿次以上的计算机,但该国的“天X一号”每秒运算能力实际上已达到4700万亿次。
于是,根据2018年国会通过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要求,美国商务部就发布了这一份草案,试图填上漏洞。
02
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动机。出口管制也是一样。
美国升级打补丁,主要出于两个目的:
一防止军民两用技术流落到敌国/极端组织手中,造成恐怖主义的扩散和泛滥;
二防止竞争对手通过进口、消化、创新的链条模仿成功,保持住自己的竞争优势
前者针对的是伊朗、朝鲜、叙利亚等眼中钉。
后者针对的谁,似乎也是不言而喻。当今世界,有哪个国家的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崛起最为迅猛的呢?
目前,这份全新的出口管制框架还处于意见征询阶段,要到12月19日才截止。一旦出台,它至少会对全球产生三个影响。
03
第一个影响。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其交易成本将大为增加。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2005年的时候,中国海外并购出现了一单惊天大案,中海油以要约价185亿美元竞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该要约价比竞争对手雪佛龙足足高出了近20亿美元。
凭什么中方的出价要贵那么多?
这是因为,在关系美国国家安全领域,所有的外资并购行为都要受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中海油的并购行为存在着被否决的概率,一旦并购失败,就会给优尼科造成巨大的机会成本。这个无形的压力,使得中方不得不提高收购要约价。
同样的道理,在上述14个领域中,以后每完成一笔产品交易或技术引进,都存在美国商务部审核这一环,它会让参与方战战兢兢,甚至进一步打散现有的全球供应链条,要许多国家必须自力更生。
就这一点,不少国家将会付出沉重的成本。
04
第二个影响。
发展中国家赶超步伐将大为受阻。
自大航海时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人类社会的制高端,几乎垄断了所有科技的最前沿。
很少有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独立研发逆袭上位的。大部分时候,它们都需要踩着巨人的肩膀,来实现追赶。
有志气的,就先等老美攻克成功,再买到自己家里,一项项拆开研究。消化,吸收,借鉴,模仿,不出两三年技术可能就上去了。
模仿能力差一点的,就购买发达地区的技术专利,用到自己的产品升级上,使得后者更有竞争力,更能打开国际市场,这也不失为一条赚钱之道。
过去半个世纪,发展中国家跟在后头亦步亦趋,有的甚至实现了部分赶超。中国是这样,过去的韩国日本也是这样。
这一次,美国上演最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给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新兴技术扣上锁头,也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好日子要到头了。旧时代的抄袭模式,搭便车模式,通通宣告终结。
05
第三个影响。
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将得到加强,甚至能够指挥大象跳舞。
给不给,卖不卖,这把钥匙掌握在美国相关政府部门手中,企业之间并不能自己说了算。“市场利益”让位于可自由裁定的“国家利益”,这会迫使后发国家多少要看下老大哥脸色行事。
听话的,给点肉吃,不听话的,连汤都喝不到。真的很想要?没问题啊,拿出站队老大哥的诚意来,变一变你们的经济、军事、政治行为。
2017年12月,印度继日本、俄罗斯、韩国等亚太国家成为了《瓦森纳协定》的第42个成员国。这个俱乐部包含了美日德等全球最发达的国家。
加入协定,意味着发达世界对印度敞开大门,印度可以向这些国家购买先进的武器、两用物品及技术。印度简直高兴坏了。
同样是发展中国家,有的凯旋归来,有的被拒之门外,这就是审批标准的不同。有了这个指挥棒,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势必有了更多的筹码。
06
放以前,老美的商业管制清单不是没有规避的手段。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史上两大规避手段都快堵死了。
以前,发展中国家可以在美国注册一个公司,打扮成“美国公司”,然后就跟借壳上市一样,通过并购、重组、交易等手段,拿到目的公司的技术,偷传回给国内(比如用邮件发送电子图纸)。但是根据新出炉的《出口控制改革法》,以后这类行为都被视为事实出口。
以前,发展中国家可以培养扶持一批技术人员,到硅谷、西雅图等高精尖企业工作、学习,参与研发工作,回头再以XX计划引入。但是根据新出炉的改革法,非美国公民从事上述领域,必须从美国商务部获得授权。
今天,发展中国家的路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主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兴危机之后,中国高层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中国也在加速打破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举个例子,在中国,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边界是比较模糊的。我是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业务时间利用学校设备搞研发,产生重大发明算谁的?产权不清晰,科研人员当然动力不足。
下一步,职务发明条例可能会加速出台,并提高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对重要贡献人员的分配比例。
07
为了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未来几年,后发国家可能会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导致政府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遍地开花。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家撑腰科研不是一件坏事。比如说中国,整个社会都太浮躁了,金融、地产领域的从业人员赚的盆满钵满,一个售楼小姐的月收入,可以顶上一个高级工程师的年收入。
谁还愿意去坐冷板凳,谁还愿意去啃硬骨头,谁还愿意十年磨一剑?这个社会太功利化了,国家出钱做些引导,有时候确实可以推动一些成果出来。
不过,我们也要警惕一个事情,就是防止出现少数人的“捞钱游戏”。
本月初,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在出席《财经》年会时就说,“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专利已经有714万,我认为可能90%都是垃圾,只能充当花瓶,圈项目的钱”。有些话,不说你也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