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陕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
本报记者 耿苏强
陕西安康水产养殖业若要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全面发展,单靠本地区的奋发图强还不够。如何打破空间阻碍,促进更广阔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互助,提高水产养殖户收益,是陕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在过去的10时间里不断上下求索的过程。
该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吉红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是陕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之一,该站于2007年成立,旨在加强技术与信息交流,促进横向联合与协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整个陕西安康地区水产养殖的精准扶贫“造血”功能,示范形成一个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水产养殖示范点,引领产业发展。
试验站主打科技牌
5月14日,记者在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看到,该试验示范站建有育苗车间、实验室、培训教室、饲料中试车间等设施,试验示范站有5名专家常年驻站工作。吉红说,通过技术指导示范带动,如今安康渔业养殖的鱼产品人均占有量由原来的4.5公斤,发展到了现在的16.3公斤。
“当时,安康江河、池塘、水库等各类水面近63万亩,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业有着很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技术落后,丰富的渔业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地利用”。吉红说,试验示范站初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用科技支撑和引领产业的发展。“科研工作一定要有前瞻性,现阶段最重要任务是在提升鱼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如何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只有这样,渔业才能走得更远。”
样板示范为水产业发展添动力
为进一步发展试验基地的示范效应,专家们通过建立校地合作推广团队,即“试验站技术推广人员+地方水产部门成员+水产企业技术骨干”,以此促进推广工作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
同时,通过与农户们以“网上交流+电话拜访+现场服务+站内接待+集中培训”的模式推动了水产养业的发展,今年,累计接待养殖户来站拜访74人次,来电咨询198人次,现场服务养殖户105人次,电话拜访294人次,集中培训360人次。主要涉及鱼病、鱼药、苗种需求与销售、成鱼销售、新品种开发以及池塘、网箱养殖技术和经验。
吉红说,“有了科技政策的支撑,我们这个水产试验示范站‘样板’,通过举一反三,强化‘可复制性’,便可带动安康地区乃至全国鱼类养殖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