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助苹果制衡富士康让回美生产
2898
动态 2019-06-09 00:07:09 字数:3550

特朗普助苹果制衡富士康让回美生产。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总统之时就表示要让苹果把iPhone放回美国生产,而据日媒指出,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已经在开始讨论在美国生产苹果的智能手机。在今年六月份的时候,苹果公司就已经向亚洲的合作商“富士康”和硕联合科技提出了将所有的亚洲生产线全线撤回美国的这一想法,不过据后者拒绝了苹果的洽询,而富士康相对“听话”一些,已经在开始讨论在美国的生产事宜。苹果考虑将iPhone撤回美国生产,似乎也在也印证了对特朗普未来政策的一种应对。这引发了业内关于iPhone回美国生产的大讨论。



当然,多数人对于特朗普这一说法第一反应是愚蠢而且不现实。因为理由很多,中国的供应商几乎主导了苹果绝大多数的元器件的生产,iPhone生产成本被认为会上升至原来2倍,价格必然大幅提升,iPhone销量也会随之下滑,中美之间或将发动贸易战等等。而不现实的重要原因是,美国缺乏熟练技工与产业工人才是苹果工厂根本无法迁移本土的重要原因。在美国找到并雇用监督iPhone生产的8000名合格的工业技师,所需时间将会长达9个月。但在中国,只需15天。也就是说,围绕智能机制造的原料、技工、管理、市场等产业链条都在中国,且形成了产业链集群,想在美国本土搞定产业链以及制造人才的缺失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若细想一下,特朗普提出让iPhone回美国生产,其本质是从美国的制造业产业的长远布局以及美国的人口就业来考虑的,用另一种说法是,他这种姿态很容易调动美国广大中下层工薪阶层的兴奋的情绪,因为特朗普这种说法乍看之下,并没有站在库克为代表的硅谷资本家的利益立场。


特朗普的说法在当下对苹果来说很不现实,但我们要看到这也是美国制造业的无奈现状决定的。早在2009年,美国就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口号,但制造业始终没有回流美国的明显迹象。制造业曾经让二战后的美国称霸全球,成为全球工业与制造业的中心,但随着美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环保的需求,美国政府推行制造业产业转移政策,认为制造业只是低附加值、非知识型经济,进而把制造业生产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美国本身只保留研发与设计,呈现出 “去硬资产化”趋势。甚至,美国的部分大学关闭了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方面的课程。


但这样一来的结果是,美国在制造业的主导权与竞争力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美国制造业指数从11月的48.6降至48.2,创2009年6月以来的新低。早前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也发布了一份《中美德日韩制造业对比分析》报告显示出,在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当中,美国排在德国与日本之后,在人均增加值排名方面,美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不仅低于德日,甚至低于韩国。


由此可见,美国制造业的现状非常堪忧,未来要想进一步向全球制造业竞争力上游前进,美国需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与在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若能让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标杆企业回到美国生产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可能产生很强大的示范效应,让其他美国科技企业将制造业工厂回流本土就会显得很有说服力,而重振美国制造业,治疗产业空心化,对于特朗普个人来说,这也能算是其任期内一项很大的政绩工程。


而对于苹果自身来说,搬回美国本土对苹果其实也并非全是坏处,因为若长期受制于产业链在中国的事实,不符合苹果的长期战略利益,即无法确保苹果在未来的产业链主导权。


很显然,如果在仓促的情况下回到美国,iPhone在美国生产会面临许多难题,包括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与原材料零件生产配套设施,聘请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需要花费时间,而且只会令成本大幅上升。但过于依赖中国供应商与中国市场,也意味着将持续依赖中国的产品配套能力与支撑能力,这对于苹果始终是一大隐患。因为前面提到,在美国,已经没有庞大的产业集群来支撑iPhone在关键零部件上的迅速生产,这可能会让未来苹果欠缺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不过苹果还有折中的办法,即智能手机的组装仍然在中国完成,先让一大批亚洲代工厂把一些核心关键的零部件的生产先转移到美国,即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将供应链的核心建立在美国本土,先逐步完备智能手机上游供应链,这不仅可以缓解来自未来特朗普政府的压力,同时可以制衡富士康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笔者之前撰文指出,越来越依赖富士康,正在成为苹果的隐患。在过去不久,苹果要求供应商报价降低20%,这遭到富士康、日月光半导体等一众供应商的反对,富士康甚至已表示,如果没有合理利润将不接受苹果订单。


很明显,即便苹果在供应链单一零部件奉行双供应商的策略,却无法阻挡富士康成为一家代工界的巨无霸,富士康拥有超过100万劳工与成千上万的熟练技工,苹果几乎完全依赖于富士康的工厂与便宜劳工,苹果拥有技术与专利,但制造技术在富士康等供应商手里,苹果对富士康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成为苹果无法低估与随意下生杀大权的代工厂。


苹果正在试图摆脱这种隐患,也在做一些相关的布局。比如苹果早前曾作出尝试将部分零部件迁回到美国组装,据资料显示,在2014年传闻中的iPhone6蓝宝石玻璃,是在美国阿利桑那州的GTAT公司生产,Mac Pro的顶级Mac机late2013版本开始已陆续迁回美国组装生产了。甚至,苹果有可能自己在本国生产芯片,据《硅谷商业杂志》指出,苹果公司早前就支付了1820万美元在圣荷塞北部购买了一处面积为70000平方英尺的芯片生产工厂。苹果在美国也有制造车间,比如Mac的组装就有部分放在了美国本土,以及核心部件上,包括手机玻璃面板,WiFi的天线,以及集成度较高的芯片和处理器等部件的组装。


苹果迁回美国生产导致人工成本大幅上升,iPhone成本更高等这些明面上的账目,苹果自然会算的清楚。但从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从长远来看,人力成本是可以削减的,办法就是提升效率,因为制造产业的自动化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未来的工厂可能无需大量人力,只需用到高技能熟练技工与核心岗位专业人才,而其他组装流程可以机械化与自动化。因为据说苹果早就已经开始在其MacPro、iMac生产线上实施自动化生产,除了材料和最后组装,制造过程也基本无须人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苹果早已做好了未来iPhone的关键零部件与硬件回流本国生产的准备,这其实也暗含苹果要制衡富士康的一种战略需要。目前来看,如果要生产iPhone,在同一个地方就需要一群供应商,iPhone 原材料及零件供应链来自于31个国家,其中中国的供应商数量最多,达到349家,美国目前虽没有中国这么多,但也有60多家供应商。而如果苹果让富士康搬迁过来的话,也可能也会带动亚洲产业链相关供应商也随之搬迁,目前据悉台积电和夏普已经承认,尽管美国制造业iPhone的成本更高,但为了不失去像苹果这样的大客户,他们可能考虑搬迁问题。


在特朗普的角度来看,在美国,已经找不到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这对于全球第一经济大国来说,显然不是一种健康的产业模式,这一趋势一旦加剧,会导致更严重的制造业危机。而苹果如果能让“富士康”将核心的亚洲生产线全线撤回美国,实则对苹果长远利益无损,也符合特朗普制造业回流的政策需要,却对富士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与苹果建立供应合作关系的18家代工厂之中,富士康占了7家,富士康的生产线搬回美国,显然会加强苹果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对于富士康来说,搬迁回导致生产成本将至少翻番,对于成本这一十分关键的因素来说,富士康很难承受,况且富士康还在大量布局机器人换人的工作,这还会产生大量的资源消耗与物流成本以及员工流失成本,要知道,和硕联合科技是直接拒绝了这一提议。


所以,它对于苹果的好处,苹果显然可以通过合作建厂、资本入股以及技术运营、布局安插苹果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等势力渗透等多种手段加大控制权,逐步架空富士康在苹果产业链端上的影响力,而前面说到,苹果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内,缓慢的将供应链的核心环节转移到本土,所以说,从长期来看,iPhone迁回美国生产或帮助苹果在美国本土形成一个至少比现在更完善的上游供应链产业集群,在供应链环节获取更大的自主权与更有效的创新驱动效应,并让不那么听话的富士康不再脱离苹果的控制。


另一方面,依赖苹果订单的大量中国供应商其实也需要思考应对之策,因为从短期看,苹果让富士康搬回美国生产,其实是一个多方全输的结果,但从长期看,却利于苹果制衡富士康以及美国的制造业的逐步回流。在这些环节中,富士康其实是一颗关键的棋子。是否同意搬回美国生产,其实最值得富士康好好深思。


2898站长资源平台友情链接交换:http://www.2898.com/friendchange.htm


0人参与回答
  • 未添加任何数据~~

提示信息

联系电话:
1585150508*
QQ交谈:
小编
站长微信:
站长邮箱: service@qingjiuzhu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