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每天辗转在QQ,微信,微博之间。
给老妈打call,给老妹打call,给南半球没见过面的陌生人打call,给别人的女朋友打call.....
那我只是你的世界网大哥大
-----互联网+
公元2017年。
距离智能概念的提出已经过去了五十年之多,第一台真正意义上智能手机的产出也已经是十年前,而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提出眨眼间已经试行了两年。
这两年对各种投机者来讲可谓是天翻地覆的两年,和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的“下海”不一样,竞争的残酷,和太多华丽的东西蒙蔽双眼,最终结局只有九死一生。
但却仍然无法阻止大大小小的企业打着互联网+的营销旗号前赴后继的随着浪潮扑倒在时代的号召下。
似乎让人产生了那样一种感觉上网能买票,上网能订饭,上网能看病,上网能结婚,上网能赚钱,连老阿姨都会照着网络视频学舞步,如果还只是沈浸在即时通讯和微博刷段子,百度搜鸽子为什么那么大,你置智能二字的颜面于何在?
互联网+是在智能二字提出之后五十年才出现的产物,也是智能真正走到每个人生活之后提出的概念,也就是说互联网+并不是只是商机和行业发展趋势,而是对传统衣食住行模式的改革。
衣食住行乃是民生之根本
互联网+衣算是发展最早的加模式,网商的经营早已有固定模式,模式化的产品分类,模式化的开店,模式化的营销推广。而这其中还是有不断可以被挖掘的创新尝试,比如互联网试衣,智能穿搭设计等等都在悄悄的渗透到日常生活。
互联网+食
虽然发展相对晚一点,但是因为是快消品概念,显然成交率更大,已经绝对的成熟,可拓展的外围已经不多,无论是团购还是外卖送餐都已经彻彻底底的融入大多数人的生活,这也是加最终希望达到的一个效果,方便生活,不只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是告诉你这就是生活。
互联网+住。
在楼盘坐地起价的今天,住已经成为 了很多人的心痛病,提起来就要心跳加速,面目惨白,几近晕厥。加在住方面暂时还只是停留在酒店预订和租房卖房。所以对于加还有极大的开拓空间,甚至有一天可以通过加模式来对房价增长进行牵制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行
出行包括简单的日常交通同时也包括想去看看辣莫大的世界。
相对于衣食住,出去看世界对于每个人并不是必需品,但却是出行的频率,距离的远近却是衡量生活品质和空闲时间的一个标准。
跟团游?不自由,黑导,购物......
自由行?纠结去哪儿一周,做攻略一周,订车票,订门票,订宾馆,大虾......好了,累死了,哪也不去了,订个外卖碎觉觉了。
而带了加模式的行则是意味着人们可以将出行旅游变成真正的说走就走。
网上刷一下,有导游,不跟团,全程安排不用操心,带着人就行了。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的传统模式已经开始被摒弃。因此而导致了在跟团游和自由行之间出现了市场的空白,互联网加从出现就带着去填补这项空白的使命。
旅行社派的导游带你去哪儿你就去哪儿,现在终于可以成为你想去哪儿上网点一下就直接找个导游带你去哪儿。
方便生活是互联网与传统形式碰撞出的新魅力。
不过似乎这样看起来,方便的生活就是上上网就能得到一切,传统工作开始变得失去市场。
买衣服都上网了,摆摊的怎么办?
买饭都上网了,夜市怎么办?
旅行社都out了,团去哪里找?
很难办吗?
不。
互联网加也是个要同时注重互利的模式。
为用户提供平台的同时更是也会不断对急需转行的传统工作者提供平台。
举一个离生活比较近的例子。
笔者的男朋友也是一个这样传统工作者———导游。
作为一个毕业没多久,社会资源少的新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百天在外面跑来跑去,剩下的二百多天都用来抱怨没有团让他跑来跑去。
或许是互联网之神显灵。
大概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愁成一坨的男朋友突然精神了起来,再不抱怨了,通常是昨天借个电话今天早上就收拾利索满面春风的出门了。
分明是淡季哪有团可带?作为女人的直觉告诉笔者,男朋友一定是外面有狗了。
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第三天他刚一回家就被我一平底锅打倒在地,手机一把抢了过来。
先查聊天记录,果然有陌生号码,还通话了多次!
笔者想都没想就回拨了回去,电话通了对面传来一个甜美的女声,刚要破口大骂只听到
“您好,这里是伴个桔子的后台运营,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
上一篇:社会人、社会事、社会准则20条
下一篇:社会社会,大佬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