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成立北京粒粒橙传媒有限公司进军电影界?
2898
动态 2019-11-22 00:10:30 字数:2914

根据多方媒体的报道,滴滴出行运营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信息,出资1000万人民币,成立北京粒粒橙传媒有限公司,此举被业内视为滴滴开始进军影视行业。


timg.jpg


算上之前的小米、58同城、陌陌等知名的非传统影视行业的入局,目前此类“门外汉”的知名影视公司已经多达十余家,这对于未来中国电影行业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和当初互联网巨头进入影视行业不同,这些公司他们对于用户的掌控能力和公司自身影响力当然不能和双巨头媲美,但乐此不疲的进军电影行业,他们真能敲开中国电影这块坚冰吗?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愿意做“电影梦”?

多方媒体援引天眼查的数据显示,11月12日,滴滴出行的运营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信息,出资1000万人民币,成立北京粒粒橙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粒粒橙传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滴滴市场部负责人王嘉杰,经营范围包括电视剧制作、音像制品制作、电子出版物制作、电影发行等,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这也是滴滴今年又一步大的投入,虽然一千万对于影视行业是一个小数目,但必须承认,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全方位的渗透到电影行业。

有人戏称,如果新浪早十年前就认认真真做电影,现在中国电影行业就没有什么腾讯和阿里的份儿了,包括曾经的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在最应该投入电影事情,都阴差阳错和中国电影失之交臂。

从本质上来,原来是三大门户网站对于用户的友善程度和粘性都要比现在的腾讯和阿里更好,但伴随门户网站的黄金生长期逝去,腾讯和阿里凭借和用户更贴近化的操作习惯,和用户捆绑的更为紧密。

搜狐算较早涉及到视频制作的门户网站,大鹏导演的《煎饼侠》其实就是搜狐自制网剧《屌丝男士》的衍生大电影,网易也曾经希望将自己的王牌手游《阴阳师》搬上大银幕,但目前该项目仍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消息。

包括像小米、58同城、陌陌,甚至B站、风暴等纯粹单一性互联网企业,他们近些年也屡次出手电影行业,成立影视公司并参与投资电影,不过要么是投资份额较低,要么是更多以赞助和提供品牌服务等模式参与。

但这些企事业和原来的一些公司不同,他们自身的渠道比原来的传统企业有优势。

简单解释一下,比如之前某某酒品牌参与到一部电影的酒的广告植入,他想要产生更多的联动效益,就需要借助其他平台再次投入费用制作广告,但互联网企业就可以直接跳过这步,通过自己的平台或者APP来和电影产生更直接的联动。

只不过,相比于阿里和腾讯、包括猫眼,这些无论是新兴的还是老牌的互联网企业,他们的用户本身就和阿里、腾讯有重叠,如何对用户进行二次深度开发和精炼,是他们未来能够真正立足影视行业的基础。

  早入局、早谋划、早安排、早打算,是互联网公司打影视战役的关键

中国的影视行业其实入门门槛并不高,十多年前,随随便便一个山西小煤窑的老板都可以投资电影,可见那个阶段中国电影最大的阻碍是资金短缺,虽然目前中国电影似乎进入到一个“瓶颈期”,但资金显然不是目前中国电影需要担心的问题。

目前中国具体有多少家从事影视和其相关产业的公司不得而知,但大多数还是以影视人员的流动、拆分、重组和新建为主,更多以原来资金雄厚、站长资源平台实力超群的影视公司人员出来打天下为主要的模式。

传媒、广告公司和宣传策划公司等,也是近些年最多转行和深入到影视公司的源动力,互联网企业作为新兴力量,进入到影视行业,其实也不过三五年的光景,毕竟我们这个行业,也是最近三五年才得以快速发展。

其实对于目前的中国互联网影视公司而言,想再去比拼阿里和腾讯显然是有点螳臂当车、好高骛远,但如果从亚马逊对于影视方面的成功,或许能够给大家一个好的思考目标和努力方向。

亚马逊公司成立于1995年,到了2010年,亚马逊成立影视公司(Amazon Studios),2015年正式进军电影行业,随后到2016年的两年间,亚马逊共推出16部电影并开始斩获各大奖项。

这其中,以《海边的曼彻斯特》最为成功,该片提名六项奥斯卡,最终斩获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大奖。

巧合的是,国内同样以网络买书起家的当当网,比亚马逊成立晚了4年,筹建影视公司也用了十六七年(当当影业2016年11月17日建立),只不过中美两国的文化基础和氛围不同,当当网的发展状况远不及亚马逊。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想入局影视行业,必须早安排和打算,现在在很多传统公司不景气的状态下,恰好是大家入局最好的时机,阿里和腾讯也不是上来就赚大钱,甚至目前他们也在面临一些项目不可控和风险增加的局面。

互联网企业正在改变世界和改变中国,他在中国的作用和推进速度和演变方式又和国外有太多不同,因想去复制亚马孙的成功,对于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必须看到,这次滴滴的加入战局,从某种程度来看,也预示了互联网公司在阿里腾讯阶段性的成功后,对于中国影视行业无限的期待和向往。

互联网公司做影业最大的优势是资金?最大的短板可能也是资金

有人说,老罗离开锤子之后,最好的归处是去德云社说相声,以他的口才和能力,压盖老郭虽然不大可能,但独挡一面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这可能是一个关于目前互联网人才最好的笑话和注释,一方面说明中国的人才会存在上限和瓶颈,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也会有相当强的个人能力,用的好完全是可以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对于目前中国所有开始进入影视行业互联网公司而言,他们通过资本方面的运作和融资,资金方面肯定不是问题,正如前面所言,能否找到相应的人才才是最关键的。

中国电影如果用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早就横扫奥斯卡了。事实也证明,阿里在《绿皮书》上参与所获得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因为钱。

在中国搞电影(其他行业也一样),如果没有够格的资源配给,想得到好的项目的几率可能为零,互联网企业和一些小的影视不同,那些公司的资金有限、能力有限、能够调动的资源也有限,他们自己也很清楚难以融入到大项目之中。

但以互联网企业的身价来看,其中一些甚至是远超传统的影视行业公司,让这些身价不菲的公司屈身小项目,显然是不妥的,也是他们自己难以接受的。

因此来看,更多以独立姿态去参与电影是这些公司较好的方式,当然像亚马逊这种轻易不出手,出手即巅峰的还是非常罕见的,国内影视公司更多仍然需要从基础做起。

当然国内也有欢喜传媒这类有自己清晰思路的公司,以重金捆绑导演、用重金吸引项目并推进项目,是目前中国影视公司不错的方式方法之一,也是可以通过导演迅速地把项目直接掌控到自己手中。

另外,高素质的人才也是互联网公司能够更好在影视行业生存的根本,但也必须承认和预料到,即便像人员关系相对简单明了的新兴互联网公司,他们也会存在人员任用上所要面对中国传统企事业的一些诟病和问题。

同样,像一些互联网公司最初对于区域发行并不是特别重视和感冒,但伴随着市场的发展,他们也不得不跟风去安排大量的人员做区域发行和驻地,这一方面其实是和互联网企业的精神相悖的,这也目前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难以去执行的。

相比而言,互联网公司他们比起很多“门外汉”肯定更专业一些,他们对于用户的了解程度也会更深入,只不过他们对于如何把用户转变成票房,和如何拿到资源、如何掌控资源都有不小的距离,这种问题专业的影视公司往往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消化。



0人参与回答
  • 未添加任何数据~~

提示信息

联系电话:
1585150508*
QQ交谈:
小编
站长微信:
站长邮箱: service@qingjiuzhu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