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竞逐渐摘下“不务正业”的帽子,各种游戏及周边产品终于登堂入室,曾经被称为“网瘾少年”的小伙伴们顶着自己一头不太多的秀发,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挑选自己的“趁手兵器”。更高的硬件配置、高刷新率的屏幕、更夸张的信仰之光,都是硬核肥宅们热衷的选择。啥是电竞?就是极致!
曾经有一个少年,夜里背着父母想再玩会儿电脑,站长资源平台在他偷偷给电脑插上电的那一刻,全村人都以为天亮了,拿起锄头出去干活,连公鸡都开始打鸣了......
可等手游流行起来后,不少大兄弟都忘了初心,啥画面啊、操作啊、剧情啊,也都不咋讲究了,随时随地开黑掉星,吃个饭的功夫排位就能从王者打回钻石,这样的效率,让曾经的矫情的玩家们一边吐槽这个那个,一边打着自己的脸玩得不亦乐乎。
游戏手机为什么不能如愿攫取大量拥趸?
既是发现了庞大的用户市场,又是被红海的竞争所迫,所谓的游戏手机终于被逼了出来。但是要问为啥没有如预期的火爆,没有得到广大玩家群体的青睐,归根到底还是不够专业。
与其他旗舰同样的CPU、GPU、屏幕,没有光线追踪、高刷新率的概念。不谈超频,光谈散热,打个孔叫风冷,给液冷起个听不懂的名字就自认专业,多少有点敷衍了事的意思,在DIY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游戏老炮们自然不会太买账。也许换个迷彩壳、加个灯带就叫电竞手机了吧,再不成加个配套手柄?
锅这个东西,它也不能光给手机厂商。同PC游戏一样,手游自然也是朝着更精细的画面,更多的在线人数等方向发展,顺着这个逻辑,游戏手机们纷纷着手打造自己的性能怪兽。然而,不可回避的是,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讲,留给游戏手机们的选择并不多。
手机公认可改进性能的地方就那么三、四点:Soc、电池、散热、屏幕。游戏手机的先驱们首先将注意力放到了散热上,毕竟在一堆成熟的厂商面前,想要将市场上顶级的Soc在最紧俏的时间节点里抢过来,已经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如果再去花很长时间搞什么软硬件调优、超频,面临得极有可能是掉队的危险。毕竟手机市场竞争的惨烈摆在那里,错过了时间节点就是将市场拱手相让。
游戏领域的“老玩家”ROG入局后确实有了一些改观,也难怪不少玩家欣喜地表示ROG Phone才是“真正的游戏手机”,虽然电池还是4000mAh(2代上探到了6000mAh),但超频的Soc、90Hz的高刷新率屏幕、1ms的响应时间、多个充电接口(方便各种姿势充电)、双扬声器等等,还有大家熟悉的神光同步、一些看起来就热血沸腾的官方配件,确实没有辜负“败家之眼”在游戏界的威望。
要不是贫穷限制了笔者,它当时肯定会被笔者收入囊中。那么,硬件给力了,也专业了,游戏玩家该买账了吧?不,有了好手机,玩家也没有游戏玩。
硬件说等等吧,等等软件跟上来。
让人又爱又恨的手游
画质低劣与无底线氪金是当前阶段的手游无法摆脱的两个巨大弊端,如果单从这两个特点来看,那么手游根本不是端游的移动版和简化版,它的血统更接近于以前(也许现在也是)异常火爆的页游,“氪”就完了。堪称游戏业界印钞机的手游拿着“免费增值服务”的幌子,让很多玩家掏出了不少钱财。花钱解锁关卡、快速建造、缩短冷却时间都是一些我们习以为常被剥削的方式。这些其实并不是特别让人反感,毕竟为他人的劳动付费已经是大众共识,游戏体验好的话,大家也是心甘情愿。
传统端游、页游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其游玩位置受限。游戏依托电脑的性能展现出更好的画面,依托键鼠得到了更完美的操控体验,电脑为游戏体验带来了诸多提升,但也限制了游戏的游玩场所。手游之所以吸引人,当然不是因为高端的视、听、触体验,最重要的还是方便快捷,百无聊赖时,随时随地就可以消磨碎片时间。
可能有人认为手游至少有一部分应该尝试走大作路线,追求追求品质,做成一上手就需要肝上几个小时的精品。
事实上不少人曾为此努力。在游戏玩家对手游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手游厂商一直都致力于提高游戏质量,不管是丰富多变的玩法、高清画质、细腻建模,近几年都有了质的提升,尽管手游厂商一直都在尽可能适配各种配置的机型,但还是有一些吃配置的高质量游戏,常被称为毁灭处理器的游戏。
然而这些被称为毁灭处理器的游戏并不会成为主流,与旗舰手机没有中端手机好卖一样,大作对于游戏厂商们的投入要求和产出回报都是比较苛刻的。都是为了做生意,赚钱才是第一要务,旗舰与大作自然多半是用来证明技术实力的面子工程。
更重要的是,手游的高渗透率依赖于社交网络,作为拉近彼此距离的好工具,游戏高手往往能够获得极大的尊重。依托于腾讯庞大社交链条的手游往往收获颇丰,不仅《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让大作们高山仰止,《XX斗地主》《XX爱消除》们的收益更加让大作们踌躇满志。
做大做深固然面临高成本、用户数量不确定等危险,更重要的则是,在适配游戏的高性能硬件普及前,很难突破游戏的社交困境,当小伙伴里只有自己的手机能玩这款游戏不吃力时,这款游戏能留住用户多久呢?移动端轻度化、社交化的捷径摆在面前,换皮、卖情怀赚一波快钱就变得理所当然,偶尔有些对作品坚持的勇士,也多半饿死在了研发的路上,或者正在忍受着饥寒交迫企盼着夜尽天明。
新契机?当手机开始追求144Hz刷新率
“巧了”是2020年1月13日手机圈的关键词,一加创始人刘作虎清早8点发布了微博,宣布一加已经完成了120Hz屏幕的研发,不成想正吃着午饭就被人怼了。率先出手的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努比亚品牌联合创始人倪飞,他在微博中宣布了红魔5G新机144Hz屏幕刚好调试完成的消息。“144Hz”这个以前经常出现在电商显示器售卖页面的词汇,终于来到了手机战场。
无独有偶,仅在3个小时后,手机圈最会“碰瓷”的“卢十瓦”卢伟冰也在微博宣布了Redmi K30(5G版)在实验室调通支持144Hz的消息。
高刷新率屏幕的火药味浓度和战争开启的速度让人猝不及防,这让将支持120Hz屏幕的三星S20的爆料瞬间变得不值一提,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再过不久,也许有关手机屏幕高刷新率是否有用的争论将像“真假5G”一般蔓延开来。
关于144Hz的高刷新率是噱头还是真需求,相信大家在购买显示器的时候都有看过一些相关资料,老朋友可以跳过下面几段,我们这里再给新朋友啰嗦一下。
刷新率代表的就是我们游戏里面看到的FPS,也就是常说的帧数。而帧数指的就是在一秒钟内显示器上快速出现的静态图片的数量。一般来讲,帧数越高,画面就越流畅。那为啥我们的手机屏幕这么多年都是60Hz刷新率呢?其实,在2009年印第安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普通人对帧数的分辨,极限大约在50-60帧,超过这个阈值,人眼往往很难分辨帧数的差别。
屏幕上每一个画面,都需要由我们操作后,GPU进行计算和渲染,再由屏幕刷新,才能最终呈现出来。而GPU对于每一张画面的计算和渲染速度并不是相同的,对于简单的画面,渲染速度自然会更快。
所以如果GPU在1/60秒的时间里渲染了两张图片,但屏幕的刷新率只有60Hz时,屏幕就只能把两帧图片强行拼接在一起,造成“画面撕裂”。这种情况下,要么换个120Hz的屏幕,要么就要开启垂直同步。垂直同步开启后,GPU被强制在渲染1/60秒的时间里渲染一张图片后就休息,等屏幕追上来,GPU再继续工作。这种强行让GPU偷懒的方法,负面的效果是你将面临掉帧与卡顿,所以想要流畅的游戏体验,迁就GPU经过迭代后溢出的性能,高刷新率变得势在必行。
当未来安卓手机的主力旗舰芯片高通骁龙865支持了144Hz刷新率、制造屏幕的供应商也量产了144Hz的屏幕,供应链给的勇气让一切变成了顺水推舟,手机的厂商们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终于找到了拍照与5G之外的重要卖点。如果消费者买账,2020年的销量业绩靠这波岂不是稳了?
?
如果说手机屏幕支持144Hz是硬件率先迈出的一步,那“软硬结合”的感人场面就差高帧率爆款游戏这个东风了,毕竟爆款游戏导致硬件销量突飞猛进的案例就在前几年就可以找到。你还记得被《绝地求生》支配的恐惧吗?就在前两年,为了与朋友一起玩把吃鸡,多少年里在家里吃灰的1、2、3代酷睿们相继被扫地出门,沉寂多年的PC和DIY市场一下变得生龙活虎。
一般来讲,在支持高帧率的手机发布之时,会有大概至少3、4款合作游戏完成度达到已经可以让玩家参与测试或者游玩,如果它们正好就此成为爆款,或许能使产品热卖,甚至带动近几年低迷的手机市场销量。
但需要泼冷水的是,在此之前,90Hz和120Hz手机发布之时同期推荐的适配游戏鲜有爆款出现。并且说老实话,它们纵然一度还算火爆,也与硬件厂商的努力关系不是很大。再造一个“吃鸡”神话又谈何容易呢?
回到游戏手机这个概念上,游戏手机同高端游戏本并不一样,其无法在游戏体验上同其他产品拉开巨大的差距。而考虑到当下平均的换机周期(约24个月),购买游戏手机的性价比着实谈不上高。在游戏手机的概念之前,同样作为细分市场的产物,音乐手机、拍照手机也曾风靡一时,而当业界整体加强音质、拍照性能的时候,音乐手机与拍照手机便已经名存实亡。
对于其他旗舰手机,144Hz刷新率这个因素只是一个不如5G普及这波红利稳定的卖点。而对于游戏手机而言,却是决死一战,144Hz之后,再难找到关于游戏的重大卖点。在其他旗舰追赶上来之前,留给游戏手机的时间并不多,要么用144Hz捆绑爆款游戏翻盘,要么被144Hz“杀死”。游戏手机,是不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就看这一哆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