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词库
行业站点
软文助手
SEO学院
站长工具
HTTP状态查询
友链检测
死链检测
Sitemap生成
Whois查询
模拟百度抓取
首页
行业词库
行业站点
软文助手
模板文章
文章助手
文章改写
SEO学院
最新资讯
SEO教程
论坛
站长工具
HTTP状态查询
友链检测
死链检测
Sitemap生成
Whois查询
模拟百度抓取
文章接口
查看全部
登录/注册
首页
>
最新资讯
>
科技
资讯
科技
社会
外闻
手机
互联网络
SEO资讯
V R
直播
动态
移动业界
排序:
时间
字数
机器人不仅抢了人的饭碗还要靠机器人找工作
机器人被指罪魁,不仅抢了人的饭碗,人类还要靠机器人找工作。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被某些人指控为美国就业岗位流失的一大罪魁,但在不久前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它们却获得了“缓刑”。大选议题转向了其他一些方面,这主要归功于专横跋扈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迁怒于中国和墨西哥,声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美国制造业构成威胁。 实际上,白宫继续对自动化轻描淡写,并不将其视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有悖于白宫希望颁布的,以改善美国劳动力工作生活状况为幌子的政策。3月24日,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否认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正在侵蚀就业。他在接受Axios采访时指出:“它们甚至没在我们的雷达屏幕上出现。我认为至少还要等50年到100年。机器人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人类,因此我没有半点担心。我对未来充满乐观。” 然而,就在一些政要试图转移公众对这一话题的注意力时,媒体的目光又重新聚焦自动化的“邪恶”一面。《纽约时报》刊登文章《长期就业杀手并非中国,而是自动化》,美联社也发文阐述为什么是机器人,而不是贸易导致大量工厂就业岗位流失。这些报道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科技正在扼杀制造业岗位。 所有这些报道都有真实一面。机器人和自动化的确与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有关,就连挺技术派业内专家也发生激烈争论。但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复杂问题。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空前的就业岗位流失时代?又或者它只是甚至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存在的某种周期的一部分?我们能否对劳动力进行再培训,以便迎接未来变革?受过良好教育和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之间的差距会继续拉大吗? 这些都是极为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政要们的妖魔化抹黑和耸人听闻的言论,只会进一步放大自动化的负面影响。业界和政府需要以长远眼光审视这些技术对各行业的影响,在遏制国内岗位流失的同时,将自动化作为保持美国制造业和创新领导地位的一把利剑。 岗位流失 在接受TechCrunch网站编辑布赖恩·希特采访时,很多力挺自动化的公司和倡导组织代表都用“散布谣言”这样的字眼儿,描述近期出现的犹如洪水般猛烈的负面报道。这些报道对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持警惕态度,认为它们在岗位流失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但在面临压力时,这些公司和倡导组织最终也承认,自动化是导致美国工厂就业岗位流失的一个因素,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我们已经不止一次遇到。鲍尔州立大学一篇被很多人引用的研究论文指出,事实证明,自动化是新千年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的重要因素。论文称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是美国历史上制造业岗位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只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项研究得出的数据。统计局指出,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一年生效)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呈增加趋势。在此之后,就业形势趋于恶化,流失了500万个就业岗位。根据鲍尔州立大学的研究,尽管统计数据令人不安,但生产效率却在不断提高。 该研究指出,只有13%的岗位流失与这段时期的贸易有关,自动化是导致剩余岗位流失的主要因素。论文作者迈克尔·希克斯和斯利坎特·德瓦拉杰表示:“1998年,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工人人均产出远低于现在。这要归咎于一系列因素,但首要因素是这些行业在这段时期采用了最新的自动化和信息技术。” 在就这一话题接受TechCrunch网站采访时,通用软件研发部门副总裁科林·帕里斯直截了当地指出:“实事求是地说,自动化确实会造成岗位流失。”这种表态非常坦率。但我们不要忘了,帕里斯是通用高管,而通用又是一家在自动化方面投入巨资的公司。帕里斯的观点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对自动化的长期影响持乐观态度,他的一些制造业同行也是如此。他说:“对抗岗位流失的唯一途径就是对我们当前的员工进行培训。因为在未来,我们必须拥抱机器人技术。它能帮助我们降低成本。如果能够降低成本,我就可以投入更多资金来推动创新。我能动用的资金越多,所能研发的新产品也越多。研发的产品多了,我自然会雇佣更多员工。” 这种趋势在历史上有过先例。科技对劳动力产生巨大影响至少可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一系列岗位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所能获得的岗位类型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上个世纪之交,美国有41%的岗位由农业或者相关行业提供。一个世纪后,这一比例锐减到1.9%。采用新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短期岗位流失改变了历史上某些行业的面貌,但工作方式的进化并没有导致大规模失业,反而促成了巨大变革。套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格言,时代的发展变化确实会关闭一些门,但同时也会打开很多窗。 一家大型科技企业的代表指出,完全被自动化取代的岗位就只有一个。波士顿大学2015年末公布的一项研究也持这种观点。论文作者詹姆斯·贝森这样写道:“科技很少会完全消灭一个重要的岗位。很多职业的消亡归结于一系列原因。多数情况下,对某种职业或服务的需求减少(例如寄宿公寓管理员);某些情况下,技术过时也会导致相关职业的需求减少(例如报务员)。自动化并不是这种情况。自动化成为某个职业需求减少和消失的重要因素的实例只有一个,那就是电梯操作员。”如果你工作或生活的楼层在三层以上,你可能会向可怜的电梯操作员倾诉。1950年前后,电梯操作员的数量达到峰值,当时的美国人口普查共登记了9.7万名电梯操作员。现在,这个职业基本上不复存在。 自动化的扞卫者指出,假设岗位自动化已经并且将继续导致某些岗位流失——至少在短期内如此——很多最终被取代的将是那些“没有人真正愿意从事的岗位”或者雇主很难招到人的岗位。先进自动化产业协会的鲍勃·多勒表示:“自动化可能让雇员失去从事我们所说的‘3D工作’的机会,即枯燥、肮脏或者危险工作(“枯燥”、“肮脏”和“危险”的英文首字母均为D)。但同时也有望让他们获得其他岗位,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帕里斯也引用了“3D工作”这个说法,同时还特别提到了用于在白令海燃烧钻探中产生的易燃气体的火炬塔。“由于竖在海上,火炬塔暴露在环境中。你必须让人爬上去,查看是否生锈和腐蚀。谁愿意干这份差事?它非常枯燥、肮脏和危险。这是一个大问题。” 2月,TechCrunch编辑希特造访工业机器人抓手制造商Soft Robotics的马萨诸塞州办事处,与首席执行官卡尔·瓦瑟探讨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力的话题。瓦瑟表示:“包装行业存在劳动力短缺。我们与那些无法为工厂招到足够工人的公司合作。很多公司的临时工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对培训、质量等等挑战充满担忧。我们希望做到的是,让在40摄氏度高温的仓库里给生面团打包装的工作实现自动化。这不是一份好差事,临时工的流动非常频繁。” 短期VS长期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奥托认为,自动化会取代那些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真正愿意从事的岗位。虽然技术取代的绝大多数岗位并不十分吸引人,但仍有人从事,为的就是一份温饱。奥托说:“我不认为自动化意味着工作的终结,但确实会在岗位分配方面造成严重后果,我对此非常担忧。我认为,如果没有专业技能,那么教育程度低,或者没上过大学的工人将越来越难谋到一份好工作。” 虽然奥托的观点并不像他的某些同行那么可怕,但越来越多的专业岗位依赖机器,导致机器成为贫困差距不断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失业率攀升导致工人很难或者无法接受更高教育和培训,而这恰恰是他们摆脱贫困所必需的。二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奥托说:“我认为自动化对工作结构、技能回报和时间利用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不认为自动化已经导致大规模失业,也不认为未来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它让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所能获得的机会大幅减少。在我看来,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甚至政治后果。” 经济学家的传统观点认为,虽然自动化会在短期内造成一定的岗位流失,但随着时间推移,自动化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消流失的岗位。这种观点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出现的一些先例,例如农业。某些情况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力和利润率,让企业拥有更多资金,允许他们扩大规模和招聘人数。这可能是导致这种观点的原因所在。 多勒指出:“很多中等规模的公司在使用机器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人类员工,他们看到了员工的价值,尤其是那些为公司效力多年的老员工。引入机器人往往会引发担忧,但我认为一旦人们意识到,机器人是企业的好帮手,他们便会欣然接纳它们,甚至会给机器人起名字。” 这是一幅美妙的景象,但同时也暗藏警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即使对员工最友好的公司也无法为所有雇员找到新岗位。多勒指出,工厂虽然提供不同以往的新岗位——与机器人共事——但大部分需要某些专业技能,即使不要求拥有工程学位。 奥托称:“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的劳动力市场拥有非常旺盛的需求。这些人继续获得更优厚的待遇。而那些只有大学以下文凭的人所能获得的机会却大幅减少。贸易虽然是一个因素,但自动化的影响更大。在过去几年的不平等加剧趋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现象,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的收入和财富不断减少。” 对拥有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4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教育背景的人的需求不断提高,超过了受过更高等教育的人。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对自动化态度的分歧。人们普遍认为生产力提高和成本降低会创造更多就业。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生产线,将会出现我们未曾预见到的新岗位,进而为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但与某些门槛较低的制造业岗位不同,企业在填补需要大学文凭或者至少具备专业技能的岗位时经常遭遇困难。随着制造业岗位的性质发生变化,分歧也会发生改变。 多勒指出,奖励忠诚员工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究竟有多少企业愿意承担培训所需员工的财务成本呢?即便这么做,这种培训又能带来多少回报?拉里·萨默斯对此持怀疑态度。萨默斯曾出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现在是哈佛大学教授。他曾撰写文章《机器人正在伤害中产阶级员工》。萨默斯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我确信STEM教育程度高是件好事,但我怀疑它能否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成为一剂万能药。如果STEM人才短缺,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就不会就职于工程学以外的领域,所有相关行业都会面临更大的薪酬压力。” 近岸外包 历史上的先例有助于我们审视当前的状况。在2015年撰写的文章《怎么还有那么多工作?工厂自动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奥托引用了1961年《时代》杂志刊登的一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标题为“自动化型失业”。文章作者这样写道:“过去,新产业雇用的员工远远超过他们造成的失业,但现在的很多新产业并非如此……目前,新产业为非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自动化吞噬的正是这两类人的工作。” 这篇文章可能早发表了半个世纪,又或者美国的天才们能够找到一条自我修正的新途径。虽然制造业岗位正被无情吞噬,但我们对这种寻找仍抱有希望。美国机器人公司Redwood Software的高管尼尔·金森对TechCrunch表示:“很多报道都在散布谣言,声称就业岗位将在2020年消失。但实际情况却是,2020年将出现一系列我们今天听都没听过的岗位,而我的孩子很可能在未来从事这些岗位。任何巨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促成这种趋势,不管是已在路上的农业自动化,还是又一场工业革命。我们将看到推出新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增长和扩大就业。” 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和Redwood公司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对近期相关经济研究进行评估后发现,机器人和自动化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近岸外包——让制造业靠近产品输入地的用户群——或许能带来一线希望。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莉塔·冈瑟·麦格拉斯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日本海啸等自然灾害能够摧毁一个多元化不够充分的供应链,让系统冗余能力和多点加工制造能力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正如我们看到的,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不断进步,人员成本降低。与所创造的总价值相比,人员成本根本不值一提。这让离岸外包经济的吸引力再度降低。” 在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过程中,自动化和机器人能够扮演重要角色。科技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甚至能够让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具有竞争力。美国AlixPartners公司1月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10年前,离岸外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而易见。现在,确定制造业资产战略分布是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过程。”毫无疑问,自动化是关键要素之一。根据这项研究,三分之二的受调者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大力投资机器人和自动化。投资的理由非常充分:机器人和自动化能够让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强质量控制和提高产量。当然,即使能够帮助制造业回归美国,近岸外包注定无法成为近期国内制造业岗位流失的一个通用解决方案。萨默斯表示:“随着美国企业用技术取代员工,降低劳动力成本,我认为我们将看到制造业‘回岸’。但这无助于大幅改善就业状况。” 如果自动化能够促成制造业回归美国,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自动化仍会取代那些一度为人类独享的岗位。但自动化行业的很多人指出,各行业对机器人技术的态度将发生改变。协作型机器人被视为各行业的一个强劲增长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让机器从事“3D工作”,人类员工负责人类更擅长的工作。帕里斯指出:“在采用机器人技术前,我们应尝试研制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自主机器人。”现在,很多机器人采用远程遥控,从而创造了新岗位。 协作型机器人往往更实惠,安全性也超过全自主式机器人。在研发协作型机器人的道路上,亚马逊已经行进了一段时间。至少从收购Kiva Systems公司那一天起,亚马逊就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种机器人。Kiva研制的机器人负责在亚马逊的巨型仓储配送中心运送包裹。亚马逊女发言人在2015年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看到软件、机器学习、计算机算法和员工之间实现和谐。员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你没有优秀员工参与其中并与技术互动,技术就变得毫无意义。” 保持竞争力 不管岗位是否流失,企业都将继续加大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力度。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面对“自动化扼杀普遍认为的低技能岗位”的负面报道,他们可以用降低人员成本,提高生产力和提供安全技术抵消岗位流失的影响。 未来,自动化将应用于各个行业,甚至达到无所不在的程度,但这对就业岗位并不意味着“末日浩劫”。面对自动化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产生的影响,IBM找到了一线希望。最近,IBM首席执行官弗吉尼亚·罗曼提开始讨论“新蓝领工作”概念,即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的岗位。在致信时任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时,罗曼提表示:“美国应重视基础设施投资,整合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从而提高绩效。” 在最近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IBM高管格鲁德斯?巴拿瓦与罗曼提遥相呼应。他将创造的新岗位称之为“各种技能岗位”,而不是笼统地称之为“高标准岗位”或者“低技能岗位”。他解释说:“如果你和我在同一个房间,我会在白板上画一幅图表。如果你认为专业技能的分布是一条钟形曲线,高端专业技能处在右侧,低端处在左侧,中等专业技能处在中间。未来,这条曲线将向右移。我们今天认为的高端专业岗位,未来将由员工在机器的帮助下完成。” 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景象。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科技也能创造新岗位。巴拿瓦透露了IBM为“沃森”超级电脑设想的角色。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从医疗到报税的很多领域,“放大”用户的知识。历史上,每一个行业都曾出现过这样的先例。几十年来,科幻作品不断教育我们要对机器人保持警惕,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去适应这种恐惧。它们不代表世界末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现实存在。 奥托表示:“被取代的不仅仅是工厂的岗位,与产品相关的其他岗位,办公室职员也是如此。我认为销售人员数量将呈减少趋势。零售业岗位可能减少,因为人们选择网上购物,网购的劳动密集程度较低。如果没有专业技能,低教育程度或者没上过大学的工人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一定会减少。” 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自动化很容易沦为“代罪羔羊”。近年来,制造业、移民、贸易和自动化都成为舆论焦点,甚至频频遭到炮轰。自动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岗位流失,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就是证明。200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流失了500万个非重要岗位。不过,科技也是帮助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对科技说“不”只会进一步导致国内就业岗位流失。为了继续前进,我们需要拥抱技术,既把它当成一个生产工具,同时又作为创造新岗位的手段。 为避免就业形势恶化,美国需要加大教育和培训投入。企业要让高价值员工走上新岗位,教育培训机构要让工人作为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如果做不到,只会进一步拉大低-高技能工人之间的差距。我们的经济和我们的未来也将深受其害。
2898
科技
2019-05-19 10:00:03
字数:6818
784
331
比起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更有前景
比起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更有前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医疗大行其道,一时间代表了医疗行业性的发展方向,大批创业者和投资人争相涌入,有人把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改善医患关系的重任交给互联网医疗,市场验证结果是不能指望在线上解决所有问题。现在,以医生为用户和买单方的智能医疗又成了新的资本拥趸,怎么看待这前后两个风口,从中找出差异?还可以从哪些细分领域发现相似点,以作类比?对智能医疗的发展前景持什么态度?投资人对此已有思考探索。智能医疗是当今大健康领域非常热门的话题,正如曾经的互联网医疗,如日中天。 但是,智能医疗与互联网医疗或者移动医疗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用户不同。智能医疗的用户是医生,互联网医疗的用户是病人。在中国的医疗市场中,能够决定消费行为的是医生,并非病人。 我们从来看到的是病人对医生言听计从,还未见任何病人同医生讨价还价。 我们投资的所有医疗产品,真正的客户应当是医生,他们握着医疗健康领域产品的最终决定权。智能医疗是为医生提高效率的一种工具。 医生认可了,就会找到买单方。 互联网医疗或者移动医疗往往是针对病人,特别是贫困病人,这样的产品找不到买单方。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投资互联网医疗项目,也没有看到成功的移动医疗模式。相比之下,我们相信智能医疗领域有更好的前景。这也让我们有了如何评估智能医疗项目的根据:以医疗器械的眼光看待智能医疗。正确的智能医疗项目应当是医疗器械,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或者提高医生的效率,节省医生的时间。医疗器械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做好临床报批,拿到医疗器械许可证,建立起医疗销售渠道之外,一个成功的医疗器械产品开发还需要真正了解医生的需求,同业内领袖(KOL)共同开展临床试验,积累临床数据(最好还有国外临床数据),发表临床文章,达成医学共识,进入临床指南,最后进入医保。 这些关键步骤都需要一个资深医疗器械产品经理,或者代理商牵头,而不是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咖能做的。所以,我们投资的智能医疗公司,一定是医疗器械领域的资深人士牵头,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手段,起辅助作用。我们以考察医疗器械的眼光来考察智能医疗领域的项目和团队。 2898站长资源平台站长访谈:http://www.2898.com/interview/
2898
科技
2019-05-19 09:30:03
字数:933
1091
470
贪玩蓝月月球着陆器?贝索斯旗下航天公司2024年载人登月
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亚马逊CEO、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于本周三首次向外界展示了旗下航天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月球着陆器。为了展示这个着陆器,蓝色起源邀请了一些媒体和航空航天行业的高管,贝索斯在讲解过程中说到:“这个载具将会登陆月球。”他之后表示:“人类获得了一个礼物,它就是地球附近的月球。”贝索斯还认为,月球是一个非常适合开始进行太空生产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引力小于地球上的引力。与在地区上获取资源相比,在月球上将资源挖掘到表面所需的能量少24倍,贝索斯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贝索斯本次展示的名叫“蓝色月亮”(Blue Moon)的着陆器能够将3.6吨的货物运送到月球表面。在这次活动上,贝索斯还展示了该公司的BE-7火箭引擎。贝索斯表示,这个引擎将会在今年夏天首次进行点火测试。他说到:“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引擎,于是我们做出了这个。人类现在是时候回到月球并且留在那里了。”蓝色起源成立于几乎20年前,该公司很少对外展示他们所研发的火箭、引擎和航天仓。每年贝索斯都会在这家公司身上投入超过10亿美元,这些资金来源于他所出售的个人持有的亚马逊股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曾要求NASA在未来5年内重新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NASA负责人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他们将会实现白宫方面的命令,这意味着NASA将会加速其现有的月球探索项目的发展速度。该机构的ACSC项目将会首先向月球表面运送机器人,之后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除了内部的开发项目之外,NASA还在考虑与蓝色起源等商业公司进行合作,从而实现载人登月。贝索斯表示:“我喜欢彭斯副总统的2024年登月目标。”他还补充说,蓝色起源能够实现这个时间目标,“因为我们三年前就已经启动了这个进程。”两年前,贝索斯只是透露了有关蓝色起源月球登陆计划的一点点细节。在被该公司命名为“蓝色月亮(Blue Moon)”的一个项目中,该公司将会把数吨货物运送到月球表面,并且开始在那里搭建月球基地的基础设施。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进行首次行动,他们还将与一些政府项目进行合作,例如使用属于NASA的波音公司所打造的Space Launch System(SLS)火箭。但是在去年5月,贝索斯透露蓝色起源有可能会开始自主打造蓝色月亮项目。在此之前,蓝色起源公司最引人注目的项目是其新谢泼德(New Shepard)号火箭系统,该公司所打造的这个火箭能够将游客送到地球与太空的交界处,并且进行一次时长为10分钟的太空旅游。新谢泼德号截止到目前已经进行了11次测试,它的太空舱内可以容纳6名乘客,最大飞行高度可达35万英尺(约合100公里)。新谢泼德号的太空舱配备了大面积的窗户,能够让乘客在太空中清晰地观察地球。该公司计划在明年的某一时段首次利用新谢泼德号进行载人飞行。但是该公司当前尚未开始销售太空观光票。去年蓝色起源曾对CNBC表示,只有在完成首次载人测试之后,他们才会为游客提供太空旅行服务。此外,该公司还在开发自己的回收系统。与Space X的猎鹰9号(Falcon 9)火箭类似,新谢泼德号身上最大的组成部分,也就是第一级推进器,能够在发射不久之后回到陆地上的一个混凝土基座上。为了减少运送宇航员、卫星和实验的成本,火箭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对于航空航天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发展因素。当前蓝色起源还在打造另一个大型的火箭系统,该系统名为新格伦号(New Glenn)。与新谢泼德号类似,该公司计划在大型海船上完成新格伦号的推进器降落。贝索斯的终极目标,是要帮助人类走出太阳系,将人类的总人口提升到1万亿人以上,而大部分都在太空中生活与工作。
2898
科技
2019-05-19 08:30:02
字数:1549
532
192
华为将量产高性能AI芯片,外媒:挑战硅谷AI主导地位
华为将量产高性能AI芯片,外媒:挑战硅谷AI主导地位。华为技术将加强半导体业务。华为10月10日宣布,将开始量产面向人工智能(AI)等的高性能半导体芯片。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HUAWEI CONNECT 2018首次发布华为AI战略与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据日经中文网10月11日报道,很多中国企业采用美国制造的半导体,但由于中美贸易战长期化,中方对供给的担忧正在加强。以IT相关领域为中心,中国企业自主制造半导体的行动今后或将扩大。报道称,即将量产的芯片可应用于云计算和AI等广泛产品与服务。近期将开始量产一款芯片,另一款将于2019年4月以后开始量产。10月10日,在上海市举行的记者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将量产的是目前为止业内设计算力最高的AI芯片,计算力远超谷歌及英伟达。提出了今后继续增加同样的高性能芯片种类的方针。对于华为发布用于驱动人工智能应用的两款新计算芯片,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称,这是该公司首次将能够与西方芯片巨头匹敌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推向市场。报道称,华为的Ascend半导体系列产品包括一款高端芯片,可以安装到服务器上并执行编写算法等复杂的人工智能任务,另一款芯片可以在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上执行常规任务。报道称,上述芯片产品是华为向英伟达、英特尔和高通等美国公司发起的挑战。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在华为官网了解到,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HUAWEI CONNECT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首次发布华为AI战略与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全球首个覆盖全场景人工智能的华为Ascend(昇腾)系列芯片以及基于华为Ascend(昇腾)系列芯片的产品和云服务。徐直军表示,面向企业和政府,通过华为云EI公有云服务和FusionMind私有云方案为所有组织提供算力并使能其用好AI,同时也面向全社会开放提供AI加速卡和AI服务器、一体机等产品。官网介绍了华为五大AI战略。投资基础研究:在计算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决策推理等领域构筑数据高效(更少的数据需求)、能耗高效(更低的算力和能耗),安全可信、自动自治的机器学习基础能力。打造全栈方案:打造面向云、边缘和端等全场景的、独立的以及协同的、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充裕的、经济的算力资源,简单易用、高效率、全流程的AI平台。投资开放生态和人才培养:面向全球,持续与学术界、产业界和行业伙伴广泛合作。解决方案增强:把AI思维和技术引入现有产品和服务,实现更大价值、更强竞争力。内部效率提升:应用AI优化内部管理,对准海量作业场景,大幅度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质量。华为希望以全栈的能力、全场景的产品/服务,提供经济且充裕的算力,实现普惠AI。官网称,2017年9月,华为发布了面向企业、政府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华为云EI;2018年4月,华为发布了面向智能终端的人工智能引擎HiAI;本次大会,华为发布的全栈全场景解决方案是对华为云EI和HiAI的强有力支撑。基于该解决方案,华为云EI能为企业、政府提供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HiAI能为智能终端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且HiAI Service是基于华为云EI部署的。
2898
科技
2019-05-19 08:30:02
字数:1306
530
401
400电话优势有哪些?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400电话是一个主被叫分摊付费的电话业务,也是一项给企业提供国内领域独特的电话号码业务,商务热线是利用中国电信的号码资源,网络资源,和技术资源,向企业提供一个能够满足大众客户优质服务的统一热线号码,客户在国内任何地方只需要拨打这个400电话号码即可,不需要添加任何的区号,将客户呼叫间接接到所指定的电话号码上面。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企业都开通了400电话,因为这样可以改善企业的服务质量,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企业只是把400电话作为一部转接电话,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大大的降低了400电话业务本身应该具有的功用,这些企业通常都需要面对少量的客户,他们也希望可以完善本身的客服零碎,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更好愈加优质的效率。那么企业使用400电话具体的优势都有哪些呢?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 400电话资费灵活:通话费由主、被叫分摊付费。可利用费用控制功能,有效的控制费用。 2 .恶意呼叫得到控制:主叫分摊一部分费用,会因此付出成本增大而减少恶意呼叫。 3. 企业投资少、项目实施快:被叫客户可以有效利用中国电信的资源,无需组建企业内部网络需要的联网设备与租用数字专线,因而不需要网络与设备维护。 4. 便于网络扩容改造:信息在中国电信等庞大的公用网络,可灵活地进行扩容改造。 5. 无瓶颈、接通率高:提供的中继线路充裕,话务量动态分配,在突发性大话务实时保证客户的接通率。 6. 通信质量得到保证: 信息在中国电信,铁通,网通公用电话网上传输,质量稳定可靠。 7. 专家的支持:由专家帮助企业进行网络和业务整合,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优化网络及提升网络通信能力,提升通信质量。 8.使用范围广:固话、小灵通、手机均能拨打,使用范围更广。以上就是凌沃对于400电话办理时常见问题的解答,需要了解更多关于400电话相关内容,可咨询凌沃400电话客服进行了解,希望能对大家选购400电话的过程中助上一臂之力!咨询热线:400-665-9999
2898
科技
2019-05-19 08:00:03
字数:845
983
415
紧抱苹果大腿:富士康最坏的时刻还没到来
文/王新喜收购夏普之后,富士康最近又充当了一次接盘侠,日前有消息指出,微软有可能关闭旗下功能手机业务,将诺基亚品牌出售给富士康。我们知道,此前诺基亚首款 Android 平板 N1 正是由富士康进行生产和销售。富士康有生产的产品线和销售渠道,加之有先前合作案例,接盘诺基亚品牌显得顺理成章。但富士康在大手笔收购的同时,却因为iPhone销量下滑,面临着多重焦虑。而其中主要原因在于,iPhone订单需求下降,导致销售额减少,毛利率下滑,受iPhone需求低迷和代工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富士康2015年第四季度利润出现了三年多来的首次下滑。当前,富士康约50%的营收来自于苹果公司。但苹果今年已发布了预警称,由于中国市场需求放缓,实行减产长期化,而且苹果有近20亿美元的库存成本(有2000多万部产品或者等价的元器件需要消化)积压需要消化,负效应也传导给供应链,包括采购量降低,并且开始对供应商进行压价,压价对象包括芯片尚、金属壳加工、电池、马达等供应商,据悉最高压价达到30%。而富士康的竞争对手和硕已经关闭了其部分工厂,拆除部分iPhone6s的生产线,并裁减部分工人。部分国内供应链的厂商开始向锂电池、交互面板、连接线等上游市场转型。而有的也开始转而拓展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等供应商。富士康也在转型,就是继续抱住苹果大腿多更加多元化的布局。富士康今年的大动作包括在印度建厂,收购夏普与接盘诺基亚品牌,但其实这些动作对富士康来说,都是机遇,也有风险,甚至风险更大于机遇。从收购夏普、接盘诺基亚可以看出富士康寻求转型心情之迫切。即便面临着巨额亏损与不裁员承诺等条款,富士康也要拿下夏普,显然,富士康看中的是夏普的屏幕面板技术。目前市场盛传苹果在下一代产品中使用olED,而以苹果也可能将带动olED产业链的爆发。富士康已经计划与夏普共同研究olED屏幕,并且将在两岸建立三座液晶面板工厂。据外媒称,夏普将分别设立一个 4.5代 AMolED,生产线和两个 6代 AMolED 生产线,总共每月要生产 985万 5.5英寸屏幕面板。而AMolED是olED技术的一种。而倘若苹果转向olED屏幕,则富士康旗下的夏普则有希望争抢到大量olED屏幕订单,成为苹果的关键供应商。但富士康这一计划是否能够成功争取到苹果的订单还有悬念,因为苹果的下一代olED屏幕订单众多厂商都在争抢。比如说LG Display和三星电子都计划为iPhone提供olED屏幕,此前有消息指出,日本显示公司(Japan Display Inc)现正在与苹果进行olED屏幕供应的洽谈。国内众多供应链厂商也在布局这块新业务。但在olED领域中,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韩企仍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以来三星和LG在olED面板上维持9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富士康希望通过与夏普共同研发olED屏幕,继而在与苹果的沟通中获得更多的议价权,但很显然,苹果的双供应商制衡策略显然不会将关键技术订单交由一家厂商之手,加之苹果目前面临利润下滑难题,压低成本或将是更现实的考量因素,因此,苹果会不会培植新的厂商来引发竞争效应继而压低价格也很难说,从技术成熟度来看,三星与LG或更有优势,一旦富士康争取订单失败,富士康三座液晶面板工厂与相关的生产线面临的亏损局面或将增大。另外,富士康在印度建厂投入颇大,这也是缘于要满足苹果急需寻找新兴市场来拓展用户与市场的需求。据悉目前富士康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划地建厂事宜已与当地政府达成协议,该工厂占地约1200英亩,总投资达到了100亿美元。苹果也在想办法扩大iPhone在整个印度市场的销售渠道,另外应对印度国情,新增分销合作伙伴,并计划将今年的零售覆盖面扩大一倍,并已经或者已计划在印度开设零售店、销售翻新机、访问印度高层等。而富士康工厂是苹果供应链上的一环,将对该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将左右到印度政府对待苹果的态度,对于苹果在印度市场顺利铺开渠道并化解政策难题有帮助。但风险在于,苹果在印度未来的销量增长究竟有多快是无可预测的,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印度销量同比增长56%,但这更多缘于,苹果在印度市场占比过低,仅在1%的比例,基数太小。虽然苹果正在想办法向印度销售低端iPhone甚至翻新机,但该计划目前已遭遇印度政府抵制。苹果还面临着印度政府的税率与印度制造国策的障碍。要知道,对一个人口众多的贫穷国度而言,外商投资建厂虽然能解决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对印度的制造业造成了挤压与打击,对印度民族手机品牌市场份额造成侵蚀,必然会面临印度政府各种政策阻力。在目前的印度市场,苹果的竞争对手包括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Intex与三星,这三家几乎主导了整个印度手机市场,另外,几乎国内所有的主流厂商都将印度作为潜在最重要的新兴市场。而按照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高端手机在印度很难在几年内普及。加之印度市场的税率高企,营商环境糟糕,为保护民族企业,经常策略性调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进口税,这对富士康来说,100亿美金巨资砸入与后续的招工生产成本将持续蚕食其利润,同时还会面临政策、市场、营商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而富士康迫于内地的人工成本与房价高企导致成本太高,正在逐步迁出大陆迁往印度等人工成本更低的市场消耗过程产能,但一旦在印度市场等发展中国家面临市场阻力与利润回收难题,富士康将步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当然这与富士康面临转型难题分不开。富士康一直想从单一的代工企业向品牌性科技企业转型,但由于本身的制造业基因,员工都是产品线上的螺丝钉,很少参与上游的研发,企业也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导致整体的创造力匮乏,这与其管理体制与工厂思维模式的困局分不开,导致其一直徘徊在产业链低端,因此富士康想一心想进行品牌转型与升级,却被企业的制造业代工基因钳制而导致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基因匮乏。所以,无论是收购夏普与诺基亚手机品牌,富士康都是想借助国际知名品牌为自身代工品牌赋予品牌附加值,但明显操之过急,而且收购的企业都是面临着亏损的劣质资产,比如夏普2015财年净亏损或超过8.5亿美元,诺基亚裁员不断,始终无力再布局手机业务。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填补夏普8.5亿的亏损也等于放弃了近20%的净利润。而诺基亚几经转手,品牌价值已经大幅缩水,有联想并购业绩亏损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导致手机业务不增反减在先,诺基亚品牌会不会成为富士康包袱也很难说。加之目前苹果正处于下行轨道,印度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夏普晶面板工厂与相关的生产线止损也更多依赖争取到苹果未来olED屏幕的量产订单,目前,大陆人工成本与运营成本、制造成本都在抬升,供应链竞争加剧,制造业附加值正在削弱,富士康转型困局更加凸显。富士康目前的战略依然是想抱着苹果大腿一荣俱荣,进而做了诸多赌博式的业务布局,但未来olED供应链竞争在日渐恶化,加之苹果未来在印度市场的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供应链策略的调整也存在诸多变数,这给富士康的未来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因苹果业绩下滑,目前富士康营收与订单均已经在下滑,但最坏的时刻还没有到来。作者:王新喜 本文未经本人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2898
科技
2019-05-18 19:00:02
字数:2961
530
398
Rokid震撼归来,官网今日开售
家庭人工智能产品Rokid今天上午10点迎来了官网首轮发售,如众人所料,不到10分钟便以售出数百台的成绩,打破了今年4月11日Rokid在天猫TES生态峰会上10分钟100台的记录,再创新战绩。10点,预售刚刚开始,官网就已涌入大量的流量,提交订单数不断攀升,为了保证整个购买环节的畅通,记者了解到,Rokid团队的工作人员都严正以待、保持战斗状态。相比于4月11日首销1分钟售出41台,10分钟售出100台,半天内300台销售一空,应用户要求追加200台又售罄的战绩,5月30日的官网销售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截止记者发稿,销量早也突破上次纪录,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不知能否创造又一个销售奇迹,我们拭目以待。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智能产品还是不少的,但能达到如此销量的却寥寥无几。其实,早在天猫TES生态峰会时,Rokid就从天猫上销售的几款人工智能产品中脱颖而出,当天即创造出该类产品的销售高峰,销售数字几乎是其他产品月度销售数总和的几倍,并且在这些产品中还不乏有上过春晚的知名产品。大家不禁会问:一款刚刚面市的人工智能产品为何能在如此多的科技巨头产品中脱颖而出,创造销售奇迹呢?先进的理念:科技与情感的承载者随着智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机交互类的智能硬件产品越来越多,家庭人工智能领域就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一片处女地。从市场角度来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智能家居上。Rokid作为一款Home A.I.(家庭人工智能),不仅承接了人们对科技生活的需求,更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寄托,为如今孤独的都市人,带来如家般的温暖。强大的科技: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作为一款高颜值的语音控制智能硬件系统,Rokid的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语音来实现,并支持中英文双语,她的寻向声音采集也保证了在房间的各个方向都可以控制Rokid,底部配有的360度全向高灵敏度麦克风阵列,可以产生媲美影院的声音体验。在机身设计和技术上,Rokid具有全球首创的显示和投影,采用极薄的半透明材质,机身以圆弧形为主、流线型的设计、镜面感的材质,在保证颜值的同时也确保透光性和投射信息的完整清晰。Rokid头顶有一个1300万像素的小摄像头,可以进行面部识别,记住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面容、喜好,为每个人订制个性化服务。良好的口碑:极致的用户体验4月11日首销让Rokid拥有了她的第一批“守护者”,而他们是未来生活的真正体验者。凭借超棒的用户体验俘获了500个天使用户的心,他们才是Rokid品牌最好的传播者。因为众多天使用户的好评,使原本抱着观望态度的人也下定决心购买、也想提前体验未来生活,并且吸引了更多关注智能家居的潜在用户,这也是导至Rokid此次热销的重要原因。此次Rokid震撼归来,持续攀升的销量凸显着人们对人工智能产品的巨大需求,而Rokid不同于其他产品的超前理念及技术,预示着她不可预估的市场前景,将未来生活提前带进现实。
2898
科技
2019-05-18 18:00:03
字数:1229
805
360
唱吧为何频频赢得明星青睐
摘要:唱吧CEO陈华在唱吧年终盛典上宣布湖南卫视金牌主持何炅、谢娜、汪涵入资唱吧。这无疑是2016新年伊始娱乐圈和互联网界的重磅新闻。唱吧为何频频赢得明星青睐,甚至贴资入股?唱吧CEO陈华在唱吧年终盛典上宣布湖南卫视金牌主持何炅、谢娜、汪涵入资唱吧。这无疑是2016新年伊始娱乐圈和互联网界的重磅新闻。唱吧为何频频赢得明星青睐,甚至贴资入股?与这个一同宣布的另一个重磅消息是:唱吧推出3D直播间,正式进军VR领域。这意味着中国首个3D直播间的诞生,今后逾3亿唱吧用户可以享受到立体呈现的VR直播。唱吧是中国最具人气的音乐社交APP。娱乐资本对唱吧模式的热捧,看中的是其极具张力的音乐社交生态。而入局VR,唱吧对未来娱乐生态的把控力将更强,或许这是娱乐资本青睐唱吧的重要因素。VR蛋糕好吃难入口,破局之力今何在尽管业界普遍将VR技术看做蓝海,国内外商业和技术巨头也对VR技术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令人不解的悖论是VR技术越说越炫,却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地体验到VR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追求极致的眼球效应,并以此推动VR技术进步,这是VR技术发一直以来的发展逻辑。以开始预售的Oculus Rift为例,它虽有极佳的显示效果,却需要连接全世界Top 1%的PC在后台驱动,单就Oculus Rift而言,600美金的价格也并不亲民,虽能达到较强的用户体验,但以极致的用户体验之名,却将以高额的使用成本将用户拒之门外,这是VR技术最初的尴尬之局。与国际VR市场不同,国内VR市场降低了成本,缓解了VR使用成本高昂的尴尬之局。国内VR市场主要有Android一体机的,类Google cardboard的手机盒子的等等,它们多在VR硬件上发力,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使普适性的VR使用成为可能。然而,硬件只是VR的入口,最终决定VR市场大小的,不是大大小小的眼镜头盔,而是优质的内容。类cardboard眼镜这种普及型设备,缺乏专业的、优质的、持续的内容源,这是VR的内容之殇。唱吧洞察到内容才是VR的关键,由此把握住了入局VR的大好时机。唱吧剑指VR内容短板将VR概念引入视频直播,唱吧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马上会率先推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大的VR内容源,直播间会持续不断的将质量过硬,称得上是真正VR效果的内容源源不断的提供给用户”唱吧CEO陈华在唱吧2016“我行我唱”嗨典上宣布。唱吧从上线到现在,积累了海量用户,截止到目前,唱吧注册设备数已逾3亿,月活跃用户3000万。同时,唱吧直播间有着数以万记的红人主播,每天会有大量的原创优质内容输出。这是唱吧入局VR的天然优势。网红主播和他们的粉丝正好组成了VR内容的生产方和需求方。唱吧在推出VR直播内容的同时,也会先期上线一批价格亲民的VR眼镜,让VR真正地融入到用户的生活。同时,其他的VR硬件也同时可用于唱吧的VR内容,正如唱吧CEO陈华所言“将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各VR内容平台与行业生态企业与我们合作”。由此,唱吧将补齐VR行业的内容短板,并大大增强VR技术应用的普适性。VR直播,未来娱乐新生力VR技术与直播相结合优化了用户体验。看直播的过程中,用户在场感与参与感大大增强。对于唱吧而言,这为其商业模式增添了新的想象。此前,唱吧刚刚更新了新版7.0,将默认功能从录歌改变为录视频mv。数据显示,在唱吧音乐社交平台上,mv获赠礼物的概率是歌曲的2.5倍,这意味着从KTV到mv的转变,将会给唱吧的网红经济带来倍数增长。从视频mv到VR直播,其商业变现能力不可估量。VR技术在影视娱乐上的爆发力已显而易见,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让唱吧音乐生态与VR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潜在爆发力,唱吧备受明星投资人青睐,也就不足为奇。
2898
科技
2019-05-18 16:00:03
字数:1535
624
248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进阶:一面天使,一面魔鬼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 Autopilot 是把双刃剑:一面天使,一面魔鬼。10 月 26 日,特斯拉在北美地区推送了 Navigate on Autopilot。这个在高速场景下解锁更多技能的 Autopilot,着实让大家眼前一亮。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下新推的 Autopilot 更新。主要从三个层面入手:Autopilot 更新了什么?这些功能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何看待这次更新?Autopilot 到底更新了什么?在 10 月 5 日面向欧美推送的 V9.0 软件中,特斯拉简单介绍了一下即将上线的 Navigate on Autopilot 的一些情况:借助 V9.0,特斯拉将会在未来几个月通过 OTA 升级来扩展现有 Autopilot 功能。Navigate on Autopilot 是一项主动引导功能,在驾驶员的监督下,可以引导车子自动上下高速匝道,可以实现换道建议、高速出口交汇处和出口导航,同时为用户在高速上规划最适合最高效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输入导航目的地之后,驾驶员可以选择为该行程开启「Navigate on Autopilot」,然后通过方向盘右侧的档杆启动 Autopilot 激活该功能;在进行自动换道操作时,需要驾驶员拨杆操作确认后才能进行变道操作;在不开启「Navigate on Autopilot」的情况下,Autopilot 功能也可以正常使用。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首先会以 影子模式运作,特斯拉会根据数百万公里的真实驾驶来验证其性能,验证收尾后,将把 Navigate on Autopilot 作为测试功能向美国用户推送,未来将会向其他地区推送相关更新(各地监管批准后)。10 月 26 日,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正式上线。在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信息点:Since introducing Software Version 9.0, Tesla owners with Enhanced Autopilot have driven tens of millions of miles to support the validation of Navigate on Autopilot, allowing us to collect performance and safety data at scale, based on real-world driving.从推出 V9.0 开始,装配有「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的特斯拉车主已经驾驶数千万英里来支持 Navigate on Autopilot 的验证工作,使我们能够根据实际驾驶情况来收集相关数据。短短二十几天时间特斯拉就完成了数千万英里的路测验证,不得不说,这是特斯拉的优势所在,这也是为什么谷歌要花大价钱买 6.2 万台克莱斯勒 Pacifica+2 万台捷豹 I-PACE 作为无人车的原因。好了,回到 Navigate on Autopilot。特斯拉专门在官网发了一篇博文来介绍这个功能,基本与 V9.0 预告版中提到的功能类似,同时更新了两个信息点:在最开始,使用这项功能自动变道的时候驾驶员必须拨杆进行确认,但是在未来车子可以实现真正的自动变道。Navigate on Autopilot 提供两种不同的车道变换模式,一种基于行驶路线,另一种则是基于车速,给车子提供更高效的出行效率。对于责任主体的划分,特斯拉分的很明确:In both of these scenarios, until truly driverless cars are validated and approved by regulators, drivers are responsible for and must remain in control of their car at all times.在上述这两种(变道)情况下, 虽然车子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变道,但是责任主体依然是人。 除非真正的无人驾驶车辆被监管机构认为合法有效。也就是说,在高速场景下,Autopilot 获得很大的权限,从最初的只是在符合条件路况下的开启,到现在可以自行进行路径规划,可见特斯拉 Autopilot 在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能力有所提升。这些功能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自动驾驶分为:感知(定位)、决策、控制三个板块。感知首先了解特斯拉 Autopilot 的硬件:AP1.0 硬件无法实现最新的 Navigate on Autopilot,这里就不说了,AP2.0 和 AP2.5 硬件方面除了处理器之外差别不是很大,都是 8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传感器、1 个 77GHz 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作为大头,可以通过图像匹配实现一定程度的定位,进行物体检测,识别行人、路牌、交通灯等,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建模,特斯拉 8 个摄像头全开意味着可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同时对于算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到为什么特斯拉选择自研车载 AI 芯片);超声波雷达负责探测周边近距离障碍物,主要用于低速场景下的倒车和自动泊车;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对多种复杂目标的准确识别,探测距离可以达到 160 米,可以提供更精准的测距测速;定位智能驾驶和我们人工驾驶不同,需要更加精准的导航地图。特斯拉利用高精度 GPS+IMU(惯导)来进行定位,采用 MapBox(一种用于定制设计地图的开源映射平台)和 Valhalla(一种开源导航引擎)+在跑的这几十万辆车子的各类传感器获得的路况信息来搭建自己的地图和导航系统。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马斯克说特斯拉的车辆与车辆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车队学习网络」,所有车都为数据共享做贡献。「When one car learns something, they all learn it. 」「当一辆车获悉某些信息时,其他车辆也可以很快得到更新」。这种学习能力让特斯拉 Autopilot 得以更快的进化。美国是特斯拉的大本营,所获取的地图信息自然更完备,这也是 Navigate on Autopilot 首先在美国进行测试的原因。决策+控制到这里应该很明了了,8 路摄像头全开+大数据喂养+算法优化+自家导航的完善使 Autopilot 更加智能。从之前的单车道 ACC+LKA 到之后的半自动变道(驾驶员打转向车子自动变道),再到现在的自动上下匝道,同时可以根据车速和行驶路径的变道,特斯拉给 Autopilot 赋予了更大的权限。如何看待这次更新?在特斯拉推送 Navigate on Autopilot 之后,有特斯拉车主也在 Youtube 上传了自己的体验视频。从视频中不难发现,Autopilot 在平顺性以及视觉识别方面有很大提升。但是,有一个问题依然值得思考:在 Autopilot 下放的权限越高的情况下,在驾驶过程中 Autopilot 担责的风险也就越高。尤其是在高速场景下,车子以极快的速度运作,驾驶员是否能够做出足够及时的反应?2018 年 1 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辆开启辅助驾驶系统的特斯拉 Model S 以 65 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撞到了一辆停放的消防车,所幸驾驶员只是受了点轻伤。今年 3 月,同样在加利福尼亚州,一辆 Model X 在 101 高速撞上路边护栏后电池起火,车主不幸死亡。官方给出的声明是当时车主开启 Autopilot 辅助驾驶系统,且司机的双手离开了方向盘同时系统已经发出警告,但是在碰撞前的 6 秒内驾驶员并未采取相应措施。像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最近,弗罗里达州的 Shawn Hudson 向法院提起诉讼称特斯拉在 Autopilot 上做了虚假宣传。在与律师的新闻发布会上,Hudson 说,特斯拉让车主有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在开启 Autopilot 之后车子可以自己运作,但是一旦路上遇到危险的时候,驾驶员没有时间做出反应。10 月 12 日,Hudson 的车子以大约 80 英里/小时的速度向南行驶,没有任何预警,车子撞到了车道外的一辆福特嘉年华,同时造成 Hudson 椎骨骨折并且产生一些认知问题。Hudson 说「Tesla oversold Autopilot’s capabilities(特斯拉过度宣传 Autopilot 的能力了)」而在这位车主的演示视频中,我注意到一点:在 0:58 秒的时候,车子无法分辨走哪条道路,车主很迅速的进行了接管。像这种高速场景下出现的识别问题,对系统和驾驶员都是一种考验,这种情况下更容易酿成事故。其实说白了,还是责任主体的事,随着权限的下放,车子所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发生事故的概率以及引发的争议也就越大。以目前的软硬件实力能否做到规避这些问题的发生还要画一个问号。而且特斯拉在用户手册中也给出提示:Autopilot 可以在速度不超 50 英里/小时的情况下很好运行,当速度超过 50 英里/小时,Autopilot 很难识别静止的物体然后停车。我想没几个用户会真的认真去读用户手册,大多都沉浸在这种新奇体验中了。除此之外,智能驾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冗余,Model S/X 没有配备更多的冗余机制,对于一辆在高速场景拥有更多权限的自动驾驶车辆来说其实很危险。这是从车子的角度来看。从驾驶者的角度来看,很明显,随着不断更新,Autopilot 的驾驶体验会更好。这种「纵享丝滑」的体验会让使用者慢慢放下警惕,这个时候就最容易发生事故。此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技术被滥用。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此前有用户使用橘子甚至挂瓶水来「骗过」Autopilot,只为了更久的使用 Autopilot,甚至有一家公司专门研发可以避过特斯拉驾驶员检测的设备……无疑,这些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出事故的风险。英国的一位老哥更厉害,开启了 Autopilot 直接坐到副驾的位置(英国的方向盘在右边),来看一下:事件发生在 2017 年 5 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图片后,这位老哥被警方逮捕,最后被吊销驾照。这些都是特斯拉接下来会面临的问题,在 Navigate on Autopilot 可以完全实现自主变道之后,问题会更加复杂。从这一点来看,特斯拉很激进。现在的 Autopilot 到底属于 L2 还是 L3?还有一个问题,推送更新后的 Autopilot 到底属于 L2 还是 L3?虽然加入了这么多的更新,但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Navigate on Autopilot 的使用场景还是被限制在高速公路上,也就是说,这种自动驾驶依然属于从 L2 往 L3 过渡的自动驾驶。在开启 Autopilot 以及 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之后,用户的手还是不能离开方向盘,官网对这一点也说的也很明白——事故的责任主体还是驾驶者。「感觉」Autopilot 的驾驶体验越来越好,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也更松懈,但是你必须时刻盯着前方,这也是李想为什么吐糟 L3 是反人类设计的原因。但是我想不管是 L2、L3、还是 L4,「驾驶员注意力保持」这件事不可避免,从 L2、L3 的迭代路线其实是把这项「工作」交由用户,直接切入 L4 则是把这些工作转接到了研发验证阶段,两种路线并没有优劣之分,一个加快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一个实现真正无人驾驶的愿景。这套系统的推出也说明 Autopilot 的使用已经呈现场景化,不同场景展现的 Level 不一样。李想给出的评价很到位:特斯拉用 NAV 和 HDMAP 的方式,来解决高级辅助驾驶和以后的全自动驾驶的场景适配问题。用户不需要非常专业的区分场景,只需区分人类指令控制(辅助驾驶)和机器驾驶(全自动驾驶)就可以了,大的判断交给地图。用户产品、商业落地、数据成长、技术效率的完整架构力。总的来说,Autopilot 是把双刃剑,如果滥用自然会引发事故,如果使用得当,将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在逐渐赋予 Autopilot 更大权限的同时,特斯拉要把握好技术与安全之间的平衡。相比于这次更新的 Navigate on Autopilot,我更期待的是明年搭载特斯拉自研 AI 芯片的 Autopilot。
2898
科技
2019-05-18 16:00:03
字数:5027
230
21
谷歌智能隐形眼镜被合作伙伴抛弃前途未卜
谷歌智能隐形眼镜被合作伙伴抛弃前途未卜。据外媒报道,诺华制药公司宣称它与互联网巨头谷歌合作开发的具有开创性的智能隐形眼镜“进度稳定”,但该公司已放弃了它在2016年开始临床测试自动对焦眼镜的目标。 诺华药业发言人在周五的一封电邮中表示道,“使用这些镜片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为时尚早。整个流程将非常有技术难度。对此,两家公司都在共同研究,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公布最新进展。” 在2014年,诺华药业CEO约瑟夫·西梅内斯(Joe Jimenez)表达了对该镜片在5年内可以上市的期望。去年,他曾提到该公司的爱尔康(Alcon)眼科护理部门已准备好在2016年展开人体临床测试。 2014年,诺华和谷歌开始合作开发两种“智能”隐形眼镜:一种用于老花或远视患者,其自动聚焦的功能对因年龄增大而出现老花的人群极有帮助。另一种通过眼睛测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使得糖尿病患者免于刺破手指采血液测血糖的麻烦。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何时开始对测量血糖的镜片进行测试。 负责镜片开发的Verily公司原隶属于谷歌,2015年后成为Alphabet集团的生命科学部门独立运营。 自从在2014年与谷歌开始合作后,诺华爱尔康的营业额有所下滑,而它的领导团队也已被更换。 新负责人迈克·鲍尔被要求阻止爱尔康收入下滑,否则该部门将被出售。 但诺华表示,并没有停止对创新项目进行投资,比如与谷歌共同开发的智能镜片。 诺华发言人还表示,“推进智能镜片等创新技术,是爱尔康增长战略的关键部分。智能镜片技术有潜力改变眼科护理行业,并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隐形眼镜和人工晶体的地位。” 2898站长资源平台友情链接交换:http://www.2898.com/friendchange.htm
2898
科技
2019-05-18 15:00:02
字数:733
540
399
1
2
...
59
60
61
62
63
64
65
...
364
365
3647条
最新策略
开发基于结构光的3D工业相机,「深浅优视」实现微米级在线检测
昨日,甘肃新增1例湖北输入确诊病例!一周前持“绿码”从低风险区返回兰州
三星发布20款Galaxy Tab A8.4平板 主打性价比
因受疫情影响 任天堂宣布暂停维修服务
苹果通知:Apple Store关闭后不提供维修和提货服务
比亚迪牵手丰田瞄准纯电动,下一步:推动电池业务上市?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8.3%
拼多多联合国美将针对家电数码等推多重补贴,价格降幅高达30%
2020年媒体、电讯及娱乐业预测和展望
每经9点 |刚刚!钟南山连线美国专家团队 ;香港渔护署证实:一松鼠狗新冠病毒血清测试呈阳性
热门策略
怎么在百家号文章中添加链接?文章添加链接方法
营地教育: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
公众号推文刷阅读量,公众号阅读量怎么刷(教程)
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搜索引擎里的展现方式是怎样的?
推荐几个可以免费看电影的网站,还有电影APP下载无需充值会员
百度智能小程序基本信息规范
火神山医院的建成
三大运营商2019年资本开支超3000亿元:这钱怎么花?
《绝地求生》新版艾伦格测试数据公布:可破坏的干草堆总数为1157个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亚湾科技创新园简介
提示信息
意
见
反
馈
联系电话:
1585150508*
QQ交谈:
小编
站长微信:
站长邮箱:
service@qingjiuzhubei.com